提升基层警务人员数字治理认同:突破传统思维、强化服务理念
基层人员对数字治理的认同不高,主要受到传统思维习惯影响和信息应用能力限制。数字治理强调政府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要求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换。但不少警务人员依旧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认为公安工作的重心在于管理而非服务,有些甚至认为过于强调服务会影响警察权威,并没有将'服务为民'的理念牢记在心。这种思想导致相当部分警务人员安于现状,不求突破,缺乏对先进治理理论和先进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为'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等概念就把传统的工作搬到网上就可以了,未真正树立数字治理的理念,未充分发挥数字治理的优势,未能最大限度地缩减办事材料、时限和路径,无法最大程度地提高群众办事的便捷性。
首先,传统思维习惯是影响基层人员对数字治理认同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警务人员习惯于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工作,重视行政管理和执法力量的运用,忽视了服务民众的重要性。他们习惯于通过传统的线下方式与群众接触,对于数字化、网络化的工作方式存在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数字治理只是简单地将传统工作搬到网上,没有真正理解数字化转型对警务工作的深远影响。这种传统思维习惯限制了他们对数字治理的接受和认同。
其次,信息应用能力限制也是基层人员对数字治理认同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教育和培训水平的差异,很多基层警务人员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低。他们缺乏对先进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学习,对于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和应用存在困难。在数字治理的背景下,警务人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然而,由于信息应用能力的限制,很多基层人员对数字治理的认同度不高,无法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
此外,基层警务人员对于服务理念的认识存在偏差,也是导致他们对数字治理认同不高的原因之一。他们普遍认为警察的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犯罪,而忽视了服务民众的重要性。在他们的观念中,过于强调服务会削弱警察的权威,影响工作效果。然而,数字治理强调政府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要求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这种对服务理念的偏差导致基层警务人员对数字治理的理念不够深入,无法真正将服务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为了提高基层人员对数字治理的认同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对数字治理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引导警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通过组织培训和讲座等形式,向基层人员普及数字治理的概念和优势,让他们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警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加强对服务理念的培训,让基层人员明白服务民众是警务工作的核心任务。
其次,提升基层人员的信息应用能力,加强数字技术的培训和学习。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基层人员对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和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先进信息技术,更好地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此外,建立健全数字治理的评价机制,激励基层人员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通过设立奖励制度,鼓励基层人员在数字治理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他们对数字治理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同时,要加强对数字治理案例的宣传和推广,让基层人员看到数字治理的实际效果和成果,增强他们对数字治理的信心和认同。
最后,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推动数字治理在基层的落地和实施。建立数字治理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基层人员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数字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数字治理在基层的推广和应用,形成合力。
综上所述,基层人员对数字治理的认同不高主要受到传统思维习惯影响和信息应用能力限制。要提高基层人员对数字治理的认同度,需要加强对数字治理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基层人员的信息应用能力,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数字治理在基层的落地和实施,实现政府工作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提高群众办事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fU8h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