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庐:一位忠孝爱国文人的传奇人生
畏庐是一位忠孝之人,他的文学才华源自于他的血性。光绪甲申之变时,他写了一百多首诗,类似于少陵天宝乱离之作,但一年后他将这些诗全部焚毁。只有他自己写的一些文学作品,他觉得很珍贵,但常常觉得不够完美,就像秋叶一样摧落了,这让我很遗憾。
乙未之秋,我在兴化守卫,在府城'梅花诗境'中,邀请畏庐分析试卷。经过一个月的文论,我稍微检查了一下他的行李,发现他只携带了'诗'、'礼'两本注释,还有'春秋'、'左传'、'史记'、'汉书'、韩柳文集和'广雅疏证'。畏庐无论什么书都读,认为所有古今文章都可以归结到这些书中。我不敢引用畏庐的话来否定全天下的文学奇观,难道真的就止步于此吗?不过,我注意到每当畏庐取出他的行李时,他总是像品尝美酒一样沉醉地寻找里面的书,这让我知道畏庐对他的书枕籍很深。
当时,他已经有了数十篇文章,每天都在热切地寻找错误和谬误,有时甚至准备焚烧。我夺过他的稿件,令人装成一本书。我在书的开头写道:'畏庐的文字是出于他的爱国思亲之情。先辈们论文,首要是经书,其次是文字,必须要求它们之间的联系,即使是震川之学或者是钝翁之才,也不能忽视其大题目。嗟呼!如果山丘可以责备泰山,河流可以说沧海,那么武夷、匡庐就不应该涉足,潇湘、镜湖也不应该成为旅行的目的地。' 畏庐不喜欢做官,他曾经拒绝了几个部门的邀请。他又厌倦了考古学的烦琐,写了十多篇经文,自认为陈腐,删去了不必要的部分,但手稿中仍然有很多独特的经文和官方文件。
虽然我在福建这个地方工作多年,但我无法监督畏庐保护他的稿件。尽管我在这里留下了他的记述,但我不知道这是否能够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畏庐忠孝血诚的文字,并激励后来者。畏庐不应该再重复他的行为,让他的宝藏光辉流传于世。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ei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