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是国家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税费,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在我国历史上,关税政策的演变经历了多个时期,从封闭自守到开放改革,从保护性关税到主动降低关税,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关税政策体系。

一、封闭自守时期(1949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一项封闭自守的政策,对外经济贸易基本上是处于封闭状态。在此时期,我国的关税政策主要是以保护国内产业为主,通过实行高关税、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等措施,保护和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提高国内产品的竞争力。此时期的关税政策具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对外贸易处于低水平。

二、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现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开放经济,走向对外开放的道路。在此时期,我国的关税政策逐渐从保护性转向适应市场需求,形成了开放型关税政策体系。

  1. 逐步降低关税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关税减免政策,逐步降低关税水平,扩大对外开放。1992年,我国开始实行‘扩大进口、促进出口’的政策,对部分进口商品实行关税优惠,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按照WTO规则逐步降低关税水平,目前我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已经降至6.7%左右。

  1. 实行差别化关税政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开始实行差别化的关税政策。根据商品的不同特点和市场需求,对进口商品实行不同的关税税率,实行差别化的关税政策,以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此时期的关税政策已经逐步摆脱了过去的保护主义色彩,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国际经济合作。

  1. 实行自由贸易协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合作,我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协定。自2010年开始,我国已经签署了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等在内的多个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协定不仅有利于我国的贸易和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的发展。

总之,我国的关税政策经历了从封闭自守到开放改革的历程,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关税政策体系。当前,随着我国不断加强与国际经济合作,我们相信,未来我国的关税政策将会更加开放、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我国关税政策历史演变:从封闭自守到开放改革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PXy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