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国内外的现状及进展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acute 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AMP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常常危及生命。微创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血管内途径进行的治疗方法,已经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国内外的现状及进展如下:
-
国内现状:在国内,微创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经皮经静脉导管抽吸栓塞物(percutaneous aspiration thrombectomy,PAT)、导管内溶栓治疗、机械栓塞物取出术等。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清除栓塞物,恢复肺动脉血流,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
国外现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微创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方面取得了更为先进的进展。例如,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经皮经静脉导管机械取栓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该方法通过机械器械将栓塞物从肺动脉中取出,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
-
进展:微创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治疗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如PMT技术的引入,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如导管和器械的改进,使得治疗更加精准和安全。
- 治疗策略的个体化和精细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方案。
- 治疗团队的专业化和协作化,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微创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在国内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断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治疗策略的不断完善,相信微创介入治疗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i9m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