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荧光蛋白的诱导表达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重组蛋白诱导性表达的原理
  2. 掌握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的方法
  3. 掌握荧光蛋白观察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当前绝大多数蛋白表达载体都整合了乳糖操纵子的元件,其在未加诱导剂时载体所表达的阻遏蛋白能够与位于启动子下游的操纵子进行结合而阻碍RNA聚合酶对目的基因的转录;而在加入诱导剂后,诱导剂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与阻遏蛋白相结合而解除RNA聚合酶对目的基因转录的抑制,从而实现蛋白的表达。

三、实验步骤:

  1. 取10微升1000 x的IPTG母液,加入200 微升的含1x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培养基中,混合均匀。
  2. 根据培养皿上菌落生长情况使用marker笔将培养皿分成三个区,分别设为未诱导区、缓冲区和加诱导剂区,将诱导剂尽量均匀加至诱导区。
  3. 室温培养,观察并拍照记录现象。
  4. 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

四、预习思考题

  1. 请结合本实验所使用的载体图谱来详细说明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的原理?

  2.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皿上观察到的现象可能呈现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五、预期实验结果

  1. 诱导剂加入后,诱导区的菌落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颜色的变化、荧光的出现等。这是因为诱导剂能够解除阻遏蛋白对目的基因的转录抑制,从而使目的蛋白得以表达。
  2.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区的菌落可能会显示出明亮的荧光。这是由于目的基因是编码荧光蛋白的基因,当目的蛋白表达后,荧光蛋白会发出可见光的荧光信号。

六、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

在预习过程中没有遇到问题。

荧光蛋白诱导表达与观察实验:原理、步骤及预期结果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bbD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