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导引术:缓解筋急、冷痛、血脉不和
中医导引术:缓解筋急、冷痛、血脉不和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运行通畅则身体健康,而一旦气血虚弱,风寒湿邪入侵,就容易出现筋急、冷痛、血脉不和等症状。十二经筋理论指出,人体筋肉的病变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这些经筋起源于手足,循行于全身,一旦经络受阻,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养生方导引法》是一部古代中医养生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简单易行的导引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筋急、冷痛、血脉不和等症状。以下介绍几种常见方法:
1. 抱足受气法
- 动作要领:双手抱住双脚,头部保持不动,将脚向口面方向伸展,吸气,然后缓缓呼气,气息分散,来回进行21次。* 功效:可以缓解四肢、腰部上下的冷感、血液循环不畅、筋肉痉挛的症状。
2. 屈膝拓势法
- 动作要领:一只脚向前屈膝,用力;一只手向前伸展,用力拉伸。一只脚向后屈曲,一只手握住足背,用力拉伸至极限;膝盖弯曲,用手轻轻按压,头部逐渐抬起,气息向下流动,左右交替进行28次。* 功效:可以缓解腰部、腿肚子、内侧转筋、腿部酸疼的症状。
3. 伸膝抱三里法
- 动作要领:长时间伸展一只脚,一只脚屈曲,双手抱住膝盖上的三里穴,用力向前伸展膝盖,身体逐渐放松,感觉骨头舒展,左右交替进行21次。* 功效:可以缓解腰部、背部冷气、血液循环不畅、筋肉痉挛的症状。
4. 张胫宽大法
- 动作要领:张开胫骨,屈伸足指,默数五下停止。尽力张开脚部,感到疼痛时,用手握住双脚的足指,默念“宽大”二字。* 功效:可以缓解筋肉痉挛的疼痛,经常练习,身体自然灵活。
5. 拓腰努肘法
- 动作要领:俯卧,侧身,将两肘头伸展到前方极限,上下摇晃两侧的胳膊,进行21次。保持手部不动,将两肘头向上方极限,保持不动,进行14次。* 功效:可以缓解两臂、膊部的筋肉痉挛、冷气、血液循环不畅,以及颈项的紧张。
6. 伸足振臂法
- 动作要领:一只脚向前踏地,一只手向前伸展,一只脚向后屈曲至极限,一只手握住脚背,同时进行,迅速完成14次。左右交替也是如此。* 功效:可以缓解骨骼疼痛、筋肉痉挛、气血不通的症状。
7. 拓臂摇肘法
- 动作要领:双手掌向上伸展,上下来回进行21次,手部保持不动,将两肘头向上极限,上下晃动14次,如欲卷起双手,自行旋转21次。* 功效:可以调整肘部、膊骨和筋肉的痉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如有不适,请及时停止练习并咨询专业医师。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寒湿侵袭,对于预防筋急、冷痛等症状也至关重要。
原文地址: http://www.cveoy.top/t/topic/l3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