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朱虹和宋丹丹(2023)在《旅游学刊》中提出,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指示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邵明华和杨甜甜(2022)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提出,以场景理论为基础,构建‘新场景—新行为—新价值—场景再应用’的红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为实现红色文化旅游内涵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思路借鉴。

赖继年(2022)在《社会科学家》中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的一些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近三年的百度指数数据的分析,提出了营销策略、政府作用、推广手段等方面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发展路径。

周锐(2022)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指出,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政教育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通过创新教育形式和传导过程,使爱党爱国等价值观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产生良好的教育效能。

吕兴洋、骆晶晶和唐孜彦(2023)在《旅游学刊》中通过混合方法的研究,发现红色旅游仪式感对青少年在线契合行为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为红色旅游教育成效的提升提供了建议。

评述:

这五篇文献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和红色旅游的发展路径。其中,邵明华和杨甜甜(2022)提出了基于场景理论的红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为红色文化旅游内涵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路借鉴。赖继年(2022)则通过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的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营销策略、政府作用和推广手段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吕兴洋、骆晶晶和唐孜彦(2023)则通过混合方法的研究,探究了红色旅游仪式感对青少年在线契合行为的影响,为红色旅游教育成效的提升提供了建议。这些文献的研究结果为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对于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以下方面:

  1. 深入探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2. 关注红色旅游对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探究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
  3. 加强对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和发展路径的研究,推动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
  4. 关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原文地址: http://www.cveoy.top/t/topic/l0Ef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