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教学目标:

  1. 了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掌握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发展变迁;
  3. 理解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形成

  1. 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2. 周代的封建制度和分封制度
  3. 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
  4. 汉代的郡县制与郡国制
  5. 魏晋南北朝的分封制和州县制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发展

  1. 隋唐的县制和州制
  2. 唐代的节度使制度
  3. 宋代的府州制和军户制
  4. 元代的行省制和丞相制
  5. 明代的地方自治制度和科举制度

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建立

  1. 清朝的县署制和衙门制
  2. 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和自强运动
  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4. 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形成

  • 第一课: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 第二课:周代的封建制度和分封制度
  • 第三课: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
  • 第四课:汉代的郡县制与郡国制
  • 第五课:魏晋南北朝的分封制和州县制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发展

  • 第六课:隋唐的县制和州制
  • 第七课:唐代的节度使制度
  • 第八课:宋代的府州制和军户制
  • 第九课:元代的行省制和丞相制
  • 第十课:明代的地方自治制度和科举制度

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建立

  • 第十一课:清朝的县署制和衙门制
  • 第十二课: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和自强运动
  • 第十三课: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 第十四课: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教学方法:

  1. 授课法:通过讲解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加教学效果;
  5.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理解。

评价方式: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小测、课后习题等方式进行;
  3. 期中考试:对上半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4. 期末考试:对全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备注: 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qyQ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