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身份认同的紊乱与法语的“神经质关系”
如果在一种语言中的'在家'(être-chez-soi)是身份认同的使能条件(1998年:17),鉴于历史情况,德里达将他的犹太-法国-马格里布血统描述为'身份紊乱'(1998年:14)是完全恰当的,他曾属于一个'缺乏易于接触的身份模型'的群体,既不是法国人,也不是阿拉伯人、柏柏尔人或希伯来人,他们'无法适当地认同自己,以“认同自己”和“认同他人”为双重意义'(1998年:52)。德里达说,这种紊乱解释了他与法语的'神经质关系'(1998年:56),在他居住和被居住的语言之外感到迷失,同时在其中感到陌生:“只有通过失去口音才能进入法国文学。我认为我没有失去我的口音;我'法国阿尔及利亚'口音中的并非一切都失去了”(1998年:45)。而且,在一段辉煌职业生涯结束时才能承担的行动中,他坦白承认对于自己的口音的感受到的'警惕性转变'的必要性,通过写作来消除它的欲望。“我对此并不自豪,”他说:“口音...在我看来与公众演讲的知识尊严不相容。(不可接受,不是吗?嗯,我承认)更不用说与诗歌言辞的使命不相容了”(1998年:46)。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qw0R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