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功能基因在碳氮磷硫循环中的排序及规律
湖泊水体中的微生物功能基因在碳氮磷硫循环中的排序可以根据功能基因的丰度和重要性来确定。不同湖泊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因此具体的排序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碳循环的功能基因(如碳降解酶基因)在湖泊水体中较为丰富,其次是氮循环的功能基因(如氨氧化酶基因),然后是磷循环的功能基因(如磷酸酶基因),最后是硫循环的功能基因(如硫还原酶基因)。
有一些研究支持了这样的排序。例如,一项对中国长江流域湖泊的研究发现,碳循环的功能基因丰度最高,氮循环的功能基因次之,磷循环的功能基因相对较低,而硫循环的功能基因最低(Zhang et al., 2017)。类似地,一项对美国大湖区湖泊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排序(Stoof-Leichsenring et al., 2017)。
然而,湖泊底泥中的微生物功能基因在碳氮磷硫循环中的排序可能会与水体中有所不同。底泥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低氧条件,这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的丰度。底泥中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的排序可能会受到底泥特有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缺氧条件下硫代谢的重要性增加,从而导致硫循环的功能基因在底泥中丰度较高。因此,底泥中微生物功能基因的排序可能与水体中有所不同。
总之,湖泊水体中微生物功能基因在碳氮磷硫循环中的排序一般为碳 > 氮 > 磷 > 硫。底泥中的排序可能会受到底泥特有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与水体中的排序有所不同。具体的排序可能受到湖泊特征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需要通过具体的研究来确定。
参考文献:
- Zhang, Y., Zhao, Z., Dai, M., Jiao, N., & Herndl, G. J. (2017). Drivers shaping the diversity and biogeography of total and active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Molecular Ecology, 26(7), 1787-1802.
- Stoof-Leichsenring, K. R., Herzschuh, U., Pestryakova, L. A., Epp, L. S., Tiedemann, R., & Böhmer, T. (2017). Functional and composi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vascular plant and bryophyte pollen in the sediments of remote lakes.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32(2), 219-230.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qsX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