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代码主要是在HTML的<head>标签中进行设置和初始化一些元数据和脚本。

  • <meta charset='UTF-8'>:设置页面的字符编码为UTF-8,以支持显示各种语言的字符。
  •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声明使用最新版本的IE浏览器来渲染页面。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 />:设置页面的视口(viewport),用于控制页面在移动设备上的显示效果。其中,width=device-width表示视口宽度等于设备的宽度,initial-scale=1.0表示初始缩放比例为1.0,maximum-scale=1.0表示最大缩放比例为1.0(即不可放大或缩小),user-scalable=no表示禁用用户缩放。
  • <title>绑定</title>:设置页面的标题为'绑定'。
  • <script>...</script>:在这段脚本中,首先使用window.innerWidth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document.body.clientWidth获取页面的宽度,然后通过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tml')[0]获取到HTML元素,最后将HTML元素的字体大小设置为页面宽度的1/20(即将页面分成20份,每份的宽度为1/20)。

总之,这段代码主要用于设置页面的一些元数据(如字符编码、视口等)和动态调整页面的字体大小以适应不同设备的屏幕尺寸。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qrQV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