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病症详解:陈修园先生解惑,甘温固元是良方
按照虚劳一种证候,各种书籍分别描述了五种劳损和七种伤害,上部和下部都会受损。陈修园先生的'三字经'和'从众录'对此很详细,可以熟读。我认为虚劳的人,总是因为先天阳气的一点真阳损失不足。真阳一衰,阴气就会涌现,因此会出现子午潮热(子午时刻,是阴阳相交的时刻,阳气不能下交阴气,阳气就会浮动而无法储藏起来,所以会产生潮热;阴气不能上交阳气,阴气就会腾发,没有阳气镇压,潮热也会出现。医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一看到潮热就认为是阴虚,就用养阴滋阴的方法,往往造成更严重的症状,这真是可悲。)出现自汗和盗汗(自汗、盗汗都是阳虚的表现,各种书籍都说盗汗是阴虚的表现,是指夜间出现。夜间是阳气潜藏的时候,然而夜晚实际上是阴盛的时候,阴盛可以逼迫阳气外泄,阳气上浮外散,血液也随之外泻,所以出汗,称为盗汗。医生不知道是阳虚,无法镇纳阴气,阴气就会越过阳气,血液也会外泻,阴盛隔绝阳气,阳气无法潜藏,也会出汗,这一点很微妙,学者务必要在根治中处理好。)出现咳嗽和咳白痰(真阳一衰,阴邪上升逆行,逆行就会引发咳嗽,白痰虽然不是血,但实际上也是血,是由于火衰而导致气机失职,精气无法受到真火的锻炼,所以颜色不会变红,最近很多人称之为进寒入肺,实在可笑。)出现腹胀不实(阴气堵塞,阳气微弱无法运行所致。)面色黄瘦弱(真火衰弱,脾土无法生机,土气发散,欲外泻,所以面色黄,土衰导致肌肉消瘦,因为脾主管肌肉。)腹部时时疼痛时停止(阳气衰弱,寒气堵塞内部,阻碍它的运行,邪气与正气相互抵消,所以疼痛时停止。)大便稀泄(胃阳不足,脾湿过多所致。)感到疲倦喜欢躺着,气少懒得说话(都是气弱的表现。)各种病状无法一一列举。只有甘温固元的方法才能真正治疗虚劳。 ('[批注]知非氏说:虚劳之人,五官无法运作,四大无法收摄。所谓五官,就是五官的神气。五官不能自己运用,其中有主宰的。'仙经'说:比如玩弄木偶,中间有机械轴承。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毛发、爪子、皮肤属于地;津液、唾液属于水;运动、行动属于风;温暖属于火。然而这四大都要靠元神、元气来主宰收摄。虚劳的人,元神昏混,视听混乱,所以五官无法主宰。元气耗散,举止疲乏,所以四大无法收摄。人的本源是元阳,也就是生命的真气,真气聚集起来就会得到安定,真气弱小就会生病。虚劳者,真气耗散,元阳丧失,直到元阳消尽,纯阴成为主导,那就是悲哀的死亡。钦安指出了一个重要方法,只有甘温固元,即姜、附、草,不是参、耆、术,学者不可不知。') 很多人常常使用气血双补的方法,有人说用大剂量滋阴,有人专注于清润,有人处理痰郁和气滞,千差万别,但都是杀人于顷刻之间。我并不是吹嘘或自负,也不是自以为是,实在是不得不辩论。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qnxX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