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和谵语的阴阳辨证:中医经典解析
按谵语这个症状来看, 有阴厥和阳厥之分, 必须要知道. 阳厥是怎么回事呢? 是因为外邪侵入内部, 阳经发热, 热到了极点, 阴就会产生, 阳厥在内, 阴现在外, 所以四肢会冰冷, 脉搏可能细如丝或者没有脉搏, 虽然外表看起来是阴寒的, 但是口气会热蒸手, 小便会短而颜色发红, 精力不会衰退. 治疗应以清热下夺为主, 比如可以用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 阴厥又是怎么回事呢? 是因为正气已经虚弱, 阴寒四处涌动, 阴盛阳微, 经络被堵塞, 阳气无法达到四肢, 所以会出现四肢冰冷, 患者眼睛昏暗, 感觉倦怠, 说话少气懒言. 治疗应以回阳祛阴为主, 比如可以用四逆汤、回阳饮等药物. 这里阴阳的生死关系非常重要, 不容忽视. (眉批: 知非氏说: 阴证发厥, 内伤已经很严重了, 只有一些人能够辨识, 治疗的方法很多都不正确. 只有阳证发厥, 热到了极点产生寒邪, 仲景有关于厥证使用白虎汤的条文, 很多人都不能分辨. 钦安在此论述中, 一一对比, 重点在于热厥一方面, 学者能够分辨出热厥, 评者也会感到欣慰.) \n 按谵语这个症状来看, 有阴阳之分, 不可不知. 阳证的谵语是由于外邪侵入体内, 热在阳经上化, 热到了极点后会产生阴寒之气, 阴寒暗藏于内, 阳气表现在外, 所以会出现四肢冰冷的情况, 脉搏可能细如丝或者没有脉搏, 但是患者口气一定是热蒸手, 小便也会短而颜色发红, 精力不会衰退. 治疗应以清热下夺为主, 比如可以使用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药物. 阴证的谵语是由于正气已经衰弱, 阴邪突然出现, 阴气压制了神识, 导致神识不清. 患者多闭目妄言, 四肢无力, 倦卧畏寒, 身体沉重出汗, 甚至会有想喝冷水的冲动, 但是患者没有神智, 治疗时一定要以回阳为准, 切不可因为想喝冷水而马上使用凉药, 那样会伤害患者. 要知道体内有积阴, 会产生微热, 积阴一旦化解, 热就会自然消失, 这是关键所在. 我曾经治疗过很多患者, 不管是发热、出汗、谵语、口渴喜欢喝冷水, 只要没有神智, 就使用大剂量的回阳饮治疗, 百发百中. (眉批: 知非氏说: 谵语本来是神晦气沮的表现, 这个论述非常精确, 治疗方法非常巧妙, 后面说不管症状如何, 决定得早就好了. 只要没有神智, 就是眼睛看不清楚. 使用大剂量, 就是指手法要快. 百发百中, 就是效果一定很好. 学者首先要学习这种手法和观察力.)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qnx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