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痢疾:从肺燥入手,辨明赤白之源
翻译:这种元阴不足以导致肺干燥,又感受外界的干燥而传到大肠。各种书都称赤白为湿热病,以白属于湿,以赤属于热,按照方剂治疗,有效的很少。我仔细思考了这个理论,人体的坎和离是极端的,运转机关全部在心和肺,心属于火,化血并居于肺下;肺属于金,化气并居于心上。肺的地位最尊贵,气机运转,外充皮肤肌肉,内充筋骨脏腑,有天包乎地之义。肺气一行,心血随之,下而又上,上而又下,循环不停,两种气体调和,百节无损伤;肺气和血气偶尔不和,各种症状就会出现,不仅仅是痢疾。查阅资料得知,痢疾多发生在秋季,这是干燥的金主导气的时候,又感受外来的干燥邪气,寄宿在肺金上,堵塞了通道,导致体液无法流通到大肠,大肠也产生了干燥和热气,所以称为肺移燥于大肠。肺气堵塞就会导致大肠气堵塞,血液也会一起堵塞,所以痢疾就会发作。白色重在气的滞留,红色重在血的凝固,红色和白色同时存在,心和肺都受到了干燥的影响。治疗痢疾应当重点关注心和肺,切勿迷失在夏天受伤于暑热,秋天必然发生痢疾的想法。推理得出,夏天炎热,湿气大量产生,到了秋季,湿气还没消失,使大肠变得黏稠,想要排出却无法排出而导致痢疾。我认为人的肠胃废物,有一两天排便一次的,也有三五天排便一次的,岂仅仅是湿热导致大肠黏稠呢?以白为湿,湿气太多就要泻;以红为热,热气太多就要闭。现在既不泻也不闭,却又想要排便却无法排便,这明显是肺气滞留、心血凝固的表现,怎么能够加上湿热呢?这种说法也接近正确,但是湿热合并病也很多,为什么就不会变成痢疾呢?只有在秋天才会发生痢疾,明显是干燥邪气寄宿在肺部。要知道白色,是气和火,也是大肠的精华;红色,是血和水,也是大肠的液体。红色虽然看似火象,但实际上是全身的血液,都来自于火的化合,所以说血是阴,也说血虽然是阴的一类,但运行是阳的,指的是肺气行动,血随之而动。我认为治疗痢疾应当重点关注肺的干燥,尽管红色和白色有深浅之分,但根源归结于干燥一个字,只要治疗干燥,两个脏器的气就会畅通,不用治疗痢疾,痢疾会自然停止,不用治疗红色和白色,红色和白色会自然消失,这是关键。舒驰远将痢疾归为四个要点,他的说法也可以接受,但是没有明确指出受病的根源所在,只是笼统地说白属于湿成,红属于血因,争论纷纷,越来越奇怪,总之不是确切的论断,只有调气和行血的一种方法,还算可行。方法应该以清燥和救治肺为主,方用杏、冬二皮白蜜甘桔汤为主。至于类似痢疾非痢疾的情况,也是必须要辨别的。痢疾的病症是腹痛、拘急,压迫胀痛异常,想要排便却无法排便,即使排便也不多,一天几十次。类似痢疾非痢疾的情况,腹部虽然痛但不严重,便便虽然有压迫胀痛但排出的还比较多,一天三五次,严重的七八次,一有痛感就会排便,四季都有发作,多见于长期患病后。这是由于中气大衰,大肠功能失调,肠胃稍有残留,虚弱的气无法承载,所以类似痢疾但实际上并不是痢疾。治疗应该以大健中土为主,中土气足,自然能承载,不会失去节制。方用附子理中汤,加上吴茱萸和安桂最好。治疗痢疾的书籍都说要调气和行血,我也提出了一种方剂,也可以参考,名为大黄木香汤。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qmM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