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排序算法详解:原理、流程、实现及复杂度分析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一种经典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的记录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小,然后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最后将整个序列排序完成。
快速排序的流程如下:
- 选择一个基准元素(pivot),通常选择待排序序列的第一个元素。
- 将序列分成两部分,使得左边的元素都比基准元素小,右边的元素都比基准元素大。
- 对左右两部分分别进行递归排序,即重复步骤1和步骤2,直到各子序列只剩下一个元素为止。
- 最后将所有子序列拼接起来,即完成排序。
具体实现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分割策略,常见的有如下两种:
- Lomuto分割:选择最右边的元素作为基准元素,通过交换元素的方式将小于基准元素的元素放在左边,大于基准元素的元素放在右边。
- Hoare分割:选择序列的中间元素作为基准元素,通过左右两个指针分别从序列的两端向中间扫描,找到需要交换的元素后进行交换。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空间复杂度为O(logn)。快速排序是一种原地排序算法,不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存储临时数据。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qAZf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