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下谨以《出师表》奉表闻。皇上圣明,陛下英睿,臣下谨以此表,表达臣下对陛下的忠诚之心。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巨细,当与肝胆相照,奉承内外,才可成効。

王朗、杨修,各据权谋,蹈矩而行,其效虽著,然咸以献替为事,非同国士之志。以陛下之明哲聪明,皇太后之仁慈,加以诸臣之勤劳,未有不克承事之臣,愿陛下以此为重。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虽承欢于人云亦亡,恐非臣之愿也。臣以车马輓尸,骨肉寸断,惟愿陛下扶持孤幼,视臣如子,而后臣等可以死而无憾矣。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类,所不能及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克复之理,臣愿以死报陛下之仇。愿陛下之明达于阴阳,以保国泰民安。

臣等之所以禀承遗诏,实以承天之佑,以兹昭揭,庶几光先帝之,烈祖之,遗德,于后世不朽也。

臣赵云等谨奏

背诵出师表全文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q2X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