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总统府:探寻台湾历史与建筑的瑰宝
我们来台湾游玩的第一站应该是台北。台北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值得我们去探索。台北总统府位于台北市的博爱特区,建于1919年,原为台湾总督府办公厅舍,建筑风格为巴洛克式。台北总统府一直是台湾最高权力中心所在,也是台湾地区行政当局指定的古迹之一。
在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人将临时总督府设在清代的布政使司衙门内。直到第5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时,才有了兴建永久性厅舍的计划。经过慎重规划,总督府于1907年公开征图,限定参赛者为日本本土建筑师。最终,森山松之助的设计方案被选中,并于1919年完工。总工程费达281万日元。然而,在二战期间,这座建筑成为美军轰炸的目标之一,部分建筑物遭到损坏。
战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将建筑改名为'介寿馆',并进行了修复。1950年,国民党政权迁入台湾后,这座建筑成为名义上的国民党当局的'总统府'。直到2006年,民进党当局将建筑的门牌更改为'总统府'。
尽管经过整修,总统府仍然保持着巴洛克式的庄严和简洁的风格。建筑物的中央塔、角塔、卫塔等立面呈现出1:2:3:2:1的节奏,与粗砌的基座和柱式主入口相结合,营造出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
总统府的主要建材是木材和生石灰。从上方俯视,整座建筑由南院和北院两个'口'字组成,形成一个'日'字的平面布局。外墙贴着红色面砖,既美观又防水。建筑的平面设计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四个角楼内侧设有八角形筒状结构室,有助于建筑的稳固与耐震。
中央塔楼是总统府中最高、最显眼的部分,高60米,共有11层楼。想要上塔楼必须爬上60度的坡度,共127个木制阶梯。这座建筑在90年前的台北是一座屹立于平房之中的巨大建筑,从台北的各个方向都可以轻易地看到它。
中央塔楼内部原本有一个圆形中空天井,设有人力升降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井被封固,升降梯被拆除。现在只有宪兵每天步行登顶,从窗口爬出去站在小阳台上升降旗。为了安全起见,宪兵需要系好安全带后才能执行任务。
总统府每月有向民众开放,南北两个花园也是民众休息的好地方。总统府的建筑仍然展现着它的庄严和霸气,吸引着游客和历史爱好者的目光。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pmIK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