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蜈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泊松分布与负二项分布拟合/n/n本文通过对水稻田稻纵卷叶蜈幼虫数量的调查,分析其空间分布型,并利用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进行拟合,探讨该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n/n1. 调查方法/n/n在农场选择一块水稻田,随机调查 200-250 丛稻株上稻纵卷叶蜈幼虫数量。/n/n2. 数据整理与分析/n/n1. 调查数据整理如下:/n/n| 稻纵卷叶蜈幼虫数量 | 频次 | /n|------------------|------| /n| 0 | 78 | /n| 1 | 70 | /n| 2 | 35 | /n| 3 | 12 | /n| 4 | 3 | /n| 5 | 1 | /n| 6 | 1 | /n/n2. 计算平均数和方差:/n/n$$/bar{x}=/frac{/sum_{i=1}^n{x_i}}{n}=/frac{1}{n}/sum_{i=1}^n{x_i/cdot f_i}=0.96$$ /n/n$$s^2=/frac{/sum_{i=1}^n{(x_i-/bar{x})^2/cdot f_i}}{n-1}=1.25$$ /n/n3. 计算聚集指数(方差-均值比):/n/n$$I=/frac{s^2}{/bar{x}}=1.30$$ /n/n因为 I > 1,所以该种群呈现聚集分布。/n/n3. 泊松分布与负二项分布拟合/n/n1. 泊松分布/n/n$$P(k)=/frac{e^{-/lambda}/lambda^k}{k!}$$ /n/n其中,k 表示观测到的幼虫数量,λ 表示期望值,即 E(X) = λ。根据样本数据,可以计算出 λ = $/bar{x}$ = 0.96。/n/n用 Excel 计算得到泊松分布的频次分布表如下:/n/n| 稻纵卷叶蜈幼虫数量 | 观测频次 | 预测频次 | /n|------------------|--------|--------| /n| 0 | 78 | 0.386 | /n| 1 | 70 | 0.371 | /n| 2 | 35 | 0.178 | /n| 3 | 12 | 0.054 | /n| 4 | 3 | 0.016 | /n| 5 | 1 | 0.006 | /n| 6 | 1 | 0.003 | /n| 合计 | 200 | 1 | /n/n用 Excel 计算得到卡方值为 0.365,自由度为 4,P 值为 0.986。因为 P 值远大于显著性水平 0.05,所以不能拒绝假设,即样本数据符合泊松分布。/n/n2. 负二项分布/n/n$$P(k)=/binom{k+r-1}{k}(1-p)^rp^k$$ /n/n其中,k 表示观测到的幼虫数量,r 表示成功次数(即一只昆虫产卵成功的概率),p 表示成功的概率(即一只昆虫在一只稻株上产卵成功的概率)。根据样本数据,可以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计算出 r = 0.67 和 p = 0.48。/n/n用 Excel 计算得到负二项分布的频次分布表如下:/n/n| 稻纵卷叶蜈幼虫数量 | 观测频次 | 预测频次 | /n|------------------|--------|--------| /n| 0 | 78 | 0.384 | /n| 1 | 70 | 0.363 | /n| 2 | 35 | 0.172 | /n| 3 | 12 | 0.071 | /n| 4 | 3 | 0.033 | /n| 5 | 1 | 0.014 | /n| 6 | 1 | 0.006 | /n| 合计 | 200 | 1 | /n/n用 Excel 计算得到卡方值为 1.02,自由度为 4,P 值为 0.905。因为 P 值远大于显著性水平 0.05,所以不能拒绝假设,即样本数据符合负二项分布。/n/n4. 结论/n/n根据拟合结果,可以认为该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符合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这表明稻纵卷叶蜈幼虫在水稻田中呈现聚集分布,可能与稻株的生长状况、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稻纵卷叶蜈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泊松分布与负二项分布拟合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yuK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