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一件小事》英文翻译的中间接与直接翻译对比分析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常常通过鲜明的语言和细节描述来展现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矛盾。其中'一件小事'就是一篇典型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小学生和他的家庭生活的描写,呈现出了中国旧式教育和社会阶级分化的残酷现实。在翻译这篇作品时,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也许会对翻译产生影响,本文将从中间接和直接翻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中间接的角度来看,'一件小事'的英文翻译本多数采用了意译和文化转换的方式,将鲁迅原文中的文化背景和细节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细节。例如,在原文中,小学生被父亲罚跪的场景中,鲁迅用了'文房四宝'、'春秋笔法'等中式文化元素来描述这一情境。而在英文翻译中,这些元素被转化为英语中的'inkstone'、'brush strokes'等元素。这种转化方式可以避免读者对中式元素的理解障碍,使得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同时也使得翻译更具有文化包容性。
另外,从中间接的角度来看,英文翻译本还采用了一些意译和加工的手段来强化原文中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例如,在原文中,小学生在遭受父亲惩罚后感到'莫名其妙',而在英文翻译中,这种感觉被转化为'bewildered',这个词汇的使用更能体现小学生对于父亲行为的无法理解和困惑。另外,在描述小学生与母亲的对话时,原文中使用的'都凉了'的表达方式,被英文翻译本转化为'it's getting cold',这种转化方式更加符合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同时也更能让英语读者感受到母亲对小学生的关怀和照顾。
从直接翻译的角度来看,'一件小事'的英文翻译本也采用了比较直接的翻译方式,将原文中的内容直接翻译为目标语言。例如,在原文中,小学生的母亲在给他挤牙膏时,用的是'竹签子',而在英文翻译中,这个词被直接翻译为'bamboo stick',这种翻译方式避免了意译和加工可能带来的误解和理解障碍,同时也更加贴合原文的意思。
然而,直接翻译也有其不足之处,因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直接翻译可能会使得目标语言读者难以理解原文中的文化背景和细节。例如,在原文中,小学生的父亲在教他写字时,使用的是'文房四宝',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但是在英文中却不一定能够传达出来。因此,在翻译这一情境时,英文翻译本采用了中间接的方式,将其转化为英文读者更容易理解的'inkstone'、'brush strokes'等词汇。
综上所述,从中间接和直接翻译两个角度来看,英文翻译本在翻译鲁迅的'一件小事'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式。中间接方式更加注重文化转换和意译加工,强化原文内容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而直接翻译方式则更加注重直接翻译原文内容,避免误解和理解障碍。这两种翻译方式各有优劣,翻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nQ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