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解释

batch_size = 16
for i in range(0, num_samples, batch_size):
        src_batch = src_data[i:i+batch_size].transpose(0, 1)
        tgt_batch = tgt_data[i:i+batch_size].transpose(0, 1)
        
        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 = model(src_batch, tgt_batch[:-1])
        loss = criterion(output, tgt_batch[1:])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上述代码中,output = model(src_batch, tgt_batch[:-1]) 的意思是使用模型对给定的源语言数据和目标语言数据进行前向传播,得到模型的输出结果。

具体数字解释

假设 num_samples = 32,即共有 32 个样本需要训练,batch_size = 16,即每次训练使用 16 个样本。

  • 第一次循环 (i = 0):

    • 取出 src_datatgt_data 中下标从 0 到 15 的数据,即 src_data[0:16]tgt_data[0:16]
    • src_datatgt_data 转置后分别得到 src_batchtgt_batch。其中,src_batch 的形状为 (源语言序列长度, batch_size),tgt_batch 的形状为 (目标语言序列长度, batch_size)。
    • src_batchtgt_batch 分别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调用 model(src_batch, tgt_batch[:-1]) 进行前向传播,得到输出结果 output
  • 第二次循环 (i = 16):

    • 取出 src_datatgt_data 中下标从 16 到 31 的数据,即 src_data[16:32]tgt_data[16:32]
    • src_datatgt_data 转置后分别得到 src_batchtgt_batch
    • src_batchtgt_batch 分别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调用 model(src_batch, tgt_batch[:-1]) 进行前向传播,得到输出结果 output

以此类推,直到训练完所有的样本。

代码说明

  • src_datatgt_data 分别存储了源语言数据和目标语言数据。
  • batch_size 控制每次训练的样本数量。
  • model 是训练的机器翻译模型。
  • criterion 是损失函数,用于衡量模型输出结果和目标语言数据之间的差距。
  • optimizer 是优化器,用于更新模型参数以减少损失。

总结

通过将数据划分为多个批次进行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训练速度并减少内存占用。batch_size 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过小的 batch_size 会导致训练速度变慢,过大的 batch_size 可能会导致模型过拟合。

机器翻译中批处理训练:batch_size = 16 的代码解释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hXI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