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种类及作用

  1.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最低工资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3. 劳动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利。

  4.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和方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5. 劳动标准法:规定劳动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劳动卫生等劳动标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环境。

  6.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法:规定劳动人事争议的处理程序和方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入职流程中的法律风险

  1. 招聘广告不当: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不得歧视性别、年龄、民族等,不得虚假宣传,否则可能涉及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

  2. 身份证、学历证书等证件造假:用人单位应认真核实应聘者提供的各种证件,如发现造假行为,应及时报警并取消招聘资格。

  3. 试用期的合法性: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试用期的期限和相关规定,否则可能涉及无效合同等法律风险。

三、面试流程中的法律风险

  1. 性别歧视: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应聘者,否则可能涉及性别歧视等违法行为。

  2. 年龄歧视:用人单位不得以年龄为由拒绝录用应聘者,否则可能涉及年龄歧视等违法行为。

  3. 涉外招聘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涉外招聘时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否则可能涉及涉外招聘违法行为。

四、在职流程中的法律风险

  1. 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变更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否则可能涉及违法变更合同等法律风险。

  2. 工资支付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否则可能涉及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

  3. 劳动时间和休假的规定: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离职流程中的法律风险

  1. 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2. 离职补偿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合法支付劳动者的离职补偿。

  3. 临时工、合同工、劳务派遣工等的法律风险: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关系。

六、职务犯罪的防范和应对

  1. 贪污受贿:用人单位应加强内部监管,完善制度规定,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预防贪污受贿等行为。

  2. 挪用公款:用人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人员管理,预防挪用公款等行为。

  3. 侵占国家财产:用人单位应加强内部监管,完善制度规定,加强经济管理,预防侵占国家财产等行为。

七、刑事犯罪的防范和应对

  1. 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用人单位应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制度规定,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预防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

  2. 毒品犯罪:用人单位应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完善制度规定,加强毒品宣传教育,预防毒品犯罪。

  3. 赌博犯罪:用人单位应加强员工管理,完善制度规定,加强赌博宣传教育,预防赌博犯罪。

以上是企业人事全流程法律风险控制与防范培训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企业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法律风险,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Zg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