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适应算法内存管理:回收分区后空闲分区情况分析
某计算机按字节编址,其动态分区内存管理采用最佳适应算法,每次分配和回收内存后都对空闲分区链重新排序,当前空闲分区信息如下表所示。
| 分区始址 | 分区大小 | |---|---| | 20K | 40KB | | 500K | 80KB | | 1000K | 100KB | | 200K | 200KB |
回收始址为60K大小为140K的分区后,系统中空闲分区的数量,空闲分区链第一个分区的始址和大小分别是( )。
A、 3,20K,380KB
B、 3,500K,80KB
C、 4,20K,180KB
D、 4,500K,80KB
回收大小为140K的分区后,原本的四个空闲分区被合并成了两个,分别是20K-200K和660K-1000K,大小分别为240K和340K。将它们按大小排序后,空闲分区链为660K-1000K -> 20K-200K,数量为2,第一个分区的始址为660K,大小为340K,因此选项D正确。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Rf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