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其特点主要包括:
  • 交换机:快速转发数据包、分离冲突域、支持VLAN等功能。
  • 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控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安全性等。
  • 防火墙:对网络进行安全控制、过滤不安全的流量等。
  1. 网络设备常见的配置模式包括命令行配置模式和Web配置模式,其中命令行配置模式可以通过控制台、Telnet、SSH等方式进行配置,而Web配置模式则通过浏览器访问设备管理界面进行配置。

  2. 三层交换机是一种集成了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其特点主要包括:

  • 支持VLAN、端口聚合等功能。
  • 可以进行IP路由转发。
  • 具有快速转发数据包的能力。
  1. 管理距离是指路由器之间测量距离的方式,包括直接连接距离、跳数、带宽、时延等。

  2. 度量值是路由算法中用来衡量路径优劣的指标,包括带宽、时延、跳数等。

  3. 度量值计算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距离向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

  4. 路由协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5. 常见的VLAN划分方法包括端口划分、MAC地址划分、IP地址划分和协议划分等。

  6. 冲突域是指网络中同时发生冲突的所有设备和数据包的范围,而广播域则是指网络中收到同一广播消息的所有设备的范围。

  7.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启动过程包括自检、加载操作系统、初始化配置等步骤。

  8. 访问控制列表(ACL)类型包括标准ACL和扩展ACL两种,其作用是控制网络中数据包的传输。

  9. 不同VLAN之间不能互相通信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广播域中,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

  10. 路由协议解决了RIP协议的缺陷,包括收敛速度慢、路由环路等问题。

  11. VLAN的优点包括提高网络安全性、降低网络拥塞、简化网络管理等。

  12. SVI是指Switch Virtual Interface,是三层交换机上虚拟接口的一种实现方式。

  13. RIP发送路由和接受路由更新的规则包括:

  • 发送路由:RIP会定时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自己所知道的所有路由信息。
  • 接受路由更新:RIP路由器会接受相邻路由器发送的路由信息,并根据度量值和管理距离等指标进行路由选择。
网络互联设备特点、配置与技术详解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R4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