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train的函数,用于执行训练过程。下面逐句解释其代码:

  1. config = parse_config(args.config): 调用parse_config函数,解析配置文件,并将结果保存在config变量中。
  2. train_config = merge_configs(config, 'train', vars(args)): 合并configargs中的训练相关配置,创建训练配置对象train_config
  3. valid_config = merge_configs(config, 'valid', vars(args)): 合并configargs中的验证相关配置,创建验证配置对象valid_config
  4. print_configs(train_config, 'Train'): 打印训练配置信息。
  5. train_model = models.get_model(args.model_name, train_config, mode='train'): 根据模型名称和训练配置创建训练模型对象train_model
  6. valid_model = models.get_model(args.model_name, valid_config, mode='valid'): 根据模型名称和验证配置创建验证模型对象valid_model
  7. startup = fluid.Program(): 创建启动程序对象startup,用于初始化网络参数。
  8. train_prog = fluid.Program(): 创建训练程序对象train_prog,用于定义训练网络。
  9. if args.enable_ce: ...: 如果启用了持续评估作业,设置随机种子。
  10. with fluid.program_guard(train_prog, startup): ...: 在训练程序环境中定义网络结构。
  11. train_model.build_input(not args.no_use_pyreader): 构建训练模型的输入。
  12. train_model.build_model(): 构建训练模型。
  13. train_feeds = train_model.feeds(): 获取训练模型的输入Feed。
  14. train_feeds[-1].persistable = True: 将训练模型的标签设置为持久化变量。
  15. train_outputs = train_model.outputs(): 获取训练模型的输出。
  16. for output in train_outputs: output.persistable = True: 将训练模型的输出设置为持久化变量。
  17. train_losses = train_model.loss(): 获取训练模型的损失函数。
  18. optimizer = train_model.optimizer(): 获取训练模型的优化器。
  19. optimizer.minimize(train_loss): 构建优化器的最小化操作。
  20. train_pyreader = train_model.pyreader(): 获取训练模型的PyReader对象。
  21. valid_prog = fluid.Program(): 创建验证程序对象valid_prog,用于定义验证网络。
  22. with fluid.program_guard(valid_prog, startup): ...: 在验证程序环境中定义网络结构。
  23. valid_model.build_input(not args.no_use_pyreader): 构建验证模型的输入。
  24. valid_model.build_model(): 构建验证模型。
  25. valid_feeds = valid_model.feeds(): 获取验证模型的输入Feed。
  26. valid_outputs = valid_model.outputs(): 获取验证模型的输出。
  27. place = fluid.CUDAPlace(0) if args.use_gpu else fluid.CPUPlace(): 根据是否使用GPU选择计算设备。
  28. exe = fluid.Executor(place): 创建执行器对象exe
  29. exe.run(startup): 执行启动程序,初始化网络参数。
  30. if args.resume: ...: 如果指定了恢复训练的检查点路径,加载检查点的参数。
  31. else: ...: 如果没有指定恢复训练的检查点路径,加载预训练权重。
  32. if not os.path.exists(args.save_dir): os.makedirs(args.save_dir): 如果保存模型的目录不存在,创建该目录。
  33. build_strategy = fluid.BuildStrategy(): 创建编译策略对象build_strategy
  34. build_strategy.enable_inplace = True: 开启原地操作优化。
  35. train_exe = fluid.ParallelExecutor(...: 创建并行执行器对象train_exe,用于训练。
  36. valid_exe = fluid.ParallelExecutor(...: 创建并行执行器对象valid_exe,用于验证。
  37. bs_denominator = 1: 批大小的分母,默认为1。
  38. if (not args.no_use_pyreader) and args.use_gpu: bs_denominator = train_config.TRAIN.num_gpus: 如果不使用PyReader且使用GPU,将批大小的分母设置为训练配置中的GPU数量。
  39. train_config.TRAIN.batch_size = int(train_config.TRAIN.batch_size / bs_denominator): 根据批大小的分母调整训练配置中的批大小。
  40. valid_config.VALID.batch_size = int(valid_config.VALID.batch_size / bs_denominator): 根据批大小的分母调整验证配置中的批大小。
  41. train_reader = get_reader(...): 获取训练数据读取器。
  42. valid_reader = get_reader(...): 获取验证数据读取器。
  43. train_metrics = get_metrics(...): 获取训练指标计算对象。
  44. valid_metrics = get_metrics(...): 获取验证指标计算对象。
  45. if isinstance(train_losses, tuple) or isinstance(train_losses, list): ...: 如果训练模型的损失函数是元组或列表形式,设置训练和验证的Fetch列表。
  46. else: ...: 如果训练模型的损失函数是标量形式,设置训练和验证的Fetch列表。
  47. epochs = args.epoch or train_model.epoch_num(): 获取训练的轮数。
  48. if args.no_use_pyreader: ...: 如果不使用PyReader进行训练,调用train_without_pyreader函数进行训练。
  49. else: ...: 如果使用PyReader进行训练,调用train_with_pyreader函数进行训练。
  50. args = parse_args(): 解析命令行参数。
  51. logger.info(args): 打印命令行参数。
  52. train(args): 执行训练过程。
PaddlePaddle 代码逐句解析:训练函数 train() 的详细解释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L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