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腾崩解技术制备稳定包埋体系:以虾青素为例
泡腾崩解技术制备稳定包埋体系:以虾青素为例
目前,越来越多的生物活性物质由于其生物活性和药物功能性被广泛关注,但它们往往存在水溶性差、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的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目前研究中,主要通过包埋技术构建不同的运载体系。常用的包埋方法有高能法和低能法,但往往存在需要高耗能仪器、操作繁琐、仅适用于实验室和工厂等缺点2)。泡腾崩解技术(EDT)依据酸碱在水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提供剪切力的原理,可以促进物质快速溶解。因此,本研究基于泡腾崩解技术,验证泡腾应用于包埋体系制备的可行性,并制备出长期稳定的泡腾膏,实现包埋体系的简单快速制备。
本研究使用NaHCO3和酒石酸作为泡腾崩解剂进行泡腾,首先探究了EDT制备3种包埋体系的可行性。在普通乳液的实验中(Fig. 1a),采用吐温80、卵磷脂、阿拉伯胶作为复合乳化剂,发现随着崩解剂添加量增加,体系逐渐不分层,最终形成稳定乳液,乳液粒径减小。随着料液比减少,乳液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Pickering乳液的实验中(Fig. 1b),制备了玉米醇溶蛋白-苹果果胶纳米颗粒(ZAPs)稳定乳液,发现随着崩解剂添加量增加,乳液粒径减小。随着料液比减少,乳液粒径增大。CLSM表明EDT能提供足够的能量使ZAPs吸附在油滴表面3)。在脂质体的实验中(Fig. 1c),首先按照传统方法制备了粗脂质体,然后用泡腾代替均质或超声以减小脂质体粒径,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崩解剂添加量和NaHCO3固液比,可以有效减小脂质体的粒径。
基于上述实验,以虾青素为模型制备泡腾膏,并制得乳液对其进行包埋。选取聚乙二醇600和800复配作为膏体基质,对泡腾膏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泡腾膏最优组分为:崩解剂55%,虾青素3.16%,玉米油16.62%,吐温80 11.48%,卵磷脂1.44%,阿拉伯胶4.30%,复配聚乙二醇12%,此时以1:10的料液比泡腾得到的乳液粒径为87.82 nm,PDI为0.101,zeta电位为-44.83 mV(Fig. 2)。
此外,还探究了固体颗粒粒径和添加增稠剂对泡腾膏中固体颗粒沉降分层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Fig. 3),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膏体分层程度越小。选用卡波姆94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增稠,在相同使用量的情况下,卡波姆940具有更好的防沉降效果,当卡波姆940添加量大于0.75%时,膏体离心后不分层。
综上,本研究证明了EDT制备包埋体系的可行性,制备出的泡腾膏稳定性好,可实现食品分散体系快速化、简单化、平民化的技术突破,可以为食品及医药行业新剂型的研发提供参考。
评分
- 格式和排版:18分。摘要的格式和排版基本符合附件模板的要求,但有些地方需要注意标点符号和字体的使用。
- 学术水平:45分。摘要介绍了目前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中应用的问题,并提出了使用泡腾崩解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泡腾崩解技术可以制备稳定的包埋体系,最终得到优化的泡腾膏。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意义,研究逻辑也较为严谨。
- 论文书写水平:28分。摘要的语言组织较为清晰,论述的逻辑性较好,但有些地方需要突出重点。可以考虑对实验结果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总评:91分。摘要整体表现较好,符合优秀水平。建议在论文书写水平方面做一些改进,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并对重点部分进行突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FaC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