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滑板首金背后的“碗池爸爸”:冠军的父亲 也是父亲的冠军
'翻转',是碗池滑板比赛的一个空中技术动作,一如'碗池爸爸'陈玩钦的人生轨迹。
对于45岁的陈玩钦来说,从儿子陈烨拿下中国滑板史上的首金开始,他的人生迎来了一次最大的'翻转'——
'天天电话接到手软,每天两块充电宝都不够用。'电话那头,被称为'碗池爸爸'的陈玩钦嗓音明显有些沙哑,每天两位数的电话量,有记者采访,也有亲戚的关心,但更多的是咨询,'身边不少朋友都来取经,很多还想跟着我学滑板。'
翻转的人生背后,网上更热传的,是金牌背后的热血父子情——2019年,陈玩钦为了儿子训练,租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仓库,自己设计建造碗池;2022年,陈玩钦又建造一个更大的900平方米、9米高的滑板场……
这对父子的励志故事,也有不同声音:有网友称赞,'伟大的父爱成就一个冠军';也有网友质疑,'没有随便的成功,家里还是有矿'……但无论哪种声音,陈玩钦都是一笑而过,'我很清醒,事情总会慢慢降温,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滑板,这就挺好。'
中秋节阳光明媚的午后,记者和'碗池爸爸'深聊一小时,听他说起那些不断'翻转'的点点滴滴。
成功的教育,一定是陪伴
在外人看来,这个'碗池爸爸'的经历多少有些'疯':当过老师,学过舞蹈,干过图书管理员,开过影视工作室,最新的职业是滑板教练……
'我不是想折腾,我是被折腾的。'当记者开始罗列陈玩钦的'履历',他便直接打断了。
在他看来,理想和生活,有时候是两条无奈的平行线。'你别看我干的行业很多,但最核心的一条线,依然是舞蹈,最后都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才放弃了。'陈玩钦笑着说,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艺术家。
1998年,20岁的陈玩钦从专科师范毕业后,在东莞做了一年的音乐老师,为了继续提高舞蹈水平,就辞职到广州参加舞蹈专业成人高考。'坚持两年就有文凭,但我读了一年还是选择辍学,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现代舞编创。'陈玩钦回忆道。
辗转数次,在妻子推荐下,他到了一所大学当图书管理员。这也不是陈玩钦理想的工作,因为这所大学没有舞蹈专业。
在图书馆上班的日子,陈玩钦自学了编程,3D设计、编程和影视制作,后来开了家影视工作室,他告诉记者,'爱学习,敢追梦,是他的特长,虽然最后没有什么成就,但这样的勇气,他一直都有。'
或许,正是因为深知追梦路上的苦楚,当发现儿子的滑板兴趣后,陈玩钦选择义无反顾的支持。'那时影视工作室也关门了,为了有更多时间陪儿子,我开了一家滑板店。'陈玩钦记得那时,家里人是反对的,觉得为了'三分钟热度'不值得,'但我对儿子说,以后能陪你玩,陪你疯了,他很开心。'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陈玩钦决定全力托举儿子的梦想,'成功的教育,一定是陪伴。'
花10万造'碗池',这一步走对了
工作室关门后,很长一段时间,陈玩钦都没有固定收入。那时,滑板运动在中山还不流行,还只是个街头运动,没有培训班,甚至,想买一个滑板都不容易。
为了支持儿子,陈玩钦只有硬着头皮自己上,他在上网搜视频,拆解顶尖选手的动作,带着儿子一起学习。后来,陈玩钦干脆租了个门面开滑板店。
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为了一个花瓶,最终买了一个房子'的故事,但陈玩钦觉得'要做就要做到极致'。
碗池,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为儿子造碗池的故事传开后,很多人都评论'陈烨家里其实有矿',陈玩钦哑然失笑:'2019年,我决定为他建碗池的时候,花了10多万元。'这差不多,就是当时陈玩钦所有的积蓄了。
没有干过一天木工,每一个材料和环节,都是陈玩钦自己琢磨,过程磨人且痛苦。'记得有一天晚上很累了,我跟儿子说,你成为一个厉害的滑手,我成为一个厉害的教练,咱们一起努力,儿子没有说话,但是点了点头。'
至今,陈玩钦仍然觉得造'碗池'这一步,走对了——
有了室内碗池,陈烨进步飞速:2020年,成功进入广东省队;拿到安徽滑板公开赛男子碗池第一;2021年的全运会,13岁的陈烨拿到男子碗池第二名……
陈玩钦也顺利成了一名很有经验滑板教练,他为儿子建的训练馆,吸引了不少滑板少年过来训练,现在已有20名学员。
父子俩互相成就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争吵。和其他来自体校的滑手不同,陈烨还要兼顾学习准备中考,恰巧这时迎来备战奥运会积分赛。
'儿子不想放下(学习),希望白天上课晚上训练,但是我想让他请假一个月全身心去集训,当时就大吵了一架。'陈玩钦说,最后,互相让了一步,我们约定集训半个月后,便回到学校复习备考。
金牌之后,如何平衡学习与训练,也正成为父子俩的'下一个课题'。'父子间的相处,尊重很重要。'陈玩钦笑着说,等儿子比赛回来,要认真谈一谈这件事,'他喜欢数学,特别爱玩魔方,我特地去买了几个,给他一个惊喜。'
一块金牌,给这个家带来了什么
儿子陈烨夺金后的几天里,陈玩钦差不多一天都有十几场采访,问得最多的问题,都是今后的打算。
'最大的改变,是让我更坚定走好脚下的路,方向不会变。'陈玩钦的回答很坚定,陈烨依然会安心上学和努力训练,争取考一个好大学。
在亚运夺金后的第三天,陈烨便赶赴南京,参加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的滑板项目预赛,忙碌间隙,他会给父亲发个微信,报备场地适应、滑行速度高度等备战情况。
'不过这一次,和以前不一样,我没帮他设计比赛路线,这次预赛选16名运动员进入决赛,我对他很有信心。'陈玩钦笑言,亚运金牌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能飞多高,最终还是靠自己。'
从另一个维度说,陈玩钦也不想给儿子太大压力。'只要是比赛,就意味着不是一直都有好成绩。快乐、健康和积极,才是我对儿子最大的期望。'陈玩钦说。
除了接受采访,这几天,一些网友的留言,陈玩钦也很认真在看,时不时还会主动回复,主要是集中在家庭教育上。
'我会告诉网友,教育不是靠砸钱,而是要尊重孩子意愿,一步一步引导到他们喜欢的项目,然后创造学习的氛围,最终让它成为孩子的习惯。'陈玩钦说,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只是一个引路人。
碗池滑板比赛中,翻转的下一个动作是滑行。在陈玩钦眼里,儿子的滑板之路一定会滑向更远的地方。
陈玩钦特别喜欢网友评论的一句话:厚爱加身,犹如身披铠甲,犹如手执利剑。'陈烨是很崇拜我的,每次面对媒体说的第一句,都是感谢我。'在陈玩钦眼里,儿子的这份厚爱,也给了他再次追梦的勇气。
滑板教练,并不是陈玩钦的终点。'等他的事业上了轨道,比如成为一名滑板教练,我就会继续追逐自己想追的梦。'
'当然,这也许是最后一次翻转了。'电话那一头,这位广东碗池爸爸的声音,浑厚且坚定。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8Yy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