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R语言代码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定义了一个函数missing_percent,用于计算一个向量中缺失值的百分比。

  2. 使用apply函数,对数据集Database的每一列应用missing_percent函数,计算每列的缺失值百分比。

  3. 使用sumis.na函数,计算数据集Database的第12到38列的缺失值总数。

  4. 使用summary函数,对数据集Database的第12到38列进行描述性统计。

  5. 使用mahalanobis函数,计算数据集Database的第89到144列的多元异常值。其中,使用colMeans函数计算均值,使用cov函数计算协方差矩阵。

  6. 使用summary函数,对多元异常值进行描述性统计。

  7. 使用qchisq函数,计算多元异常值的截断值。

  8. 使用subset函数,根据多元异常值的截断值筛选出无异常值的子集Data_no_outliers

  9. 使用longstring函数,对Data_no_outliers的第89到144列进行操作,识别每个观察值中连续相同响应的最长字符串。

  10. 使用sum函数,计算连续相同响应最长字符串为56的观察值的数量。

  11. 使用[-]运算符,根据连续相同响应最长字符串为56的观察值的索引,从careless_dataset2中删除这些观察值。

  12. 使用write.xlsx函数,将删除后的数据集a保存为名为'瀵煎嚭.xlsx'的Excel文件。

  13. 安装并加载ltm包,用于进行Cronbach's alpha的计算。

  14. 使用read_excel函数,读取名为'XS.xlsx'的Excel文件,并将数据保存为数据集Database1

  15. 使用cronbach.alpha函数,计算Database1的第93到97列的Cronbach's alpha,并返回包括alpha值和置信区间的结果。

  16. 类似地,使用cronbach.alpha函数,分别计算Database1的不同列范围的Cronbach's alpha,并将结果保存在结果列表result中。

  17. 使用data.frame函数,将结果列表result转换为数据框d

  18. 使用names函数,为数据框d的列命名。

  19. 使用write.xlsx函数,将数据框d保存为名为'Cronbach's alpha.xlsx'的Excel文件。

  20. 类似地,加载相关包并进行类似的计算,将结果保存在不同的Excel文件中。

代码示例:

# 定义缺失值百分比计算函数
missing_percent = function(x){sum(is.na(x))/ length(x)*100}

# 计算每列的缺失值百分比
apply(Database, 2, missing_percent)

# 计算总的缺失值数量
sum(is.na(Database[, c(12:38)]))

# 多元异常值计算
mahal = mahalanobis(Database[, c(89:144)], colMeans(Database[, c(89:144)], na.rm =T), cov(Database[, c(89:144)]))

# Cronbach's alpha 计算
library(ltm)
Database1 <- read_excel("XS.xlsx")
YCWHO5<-cronbach.alpha(Database1[93:97],CI=TRUE)

解释:

  • missing_percent函数接收一个向量作为参数,计算其中缺失值的百分比。
  • apply函数可以将一个函数应用到数据集中每一列或每一行。
  • mahalanobis函数用于计算多元异常值,需要提供数据矩阵、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
  • cronbach.alpha函数用于计算Cronbach's alpha,可以用来评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注意:

  • 代码中使用的具体数据集和变量名称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使用read_excel函数读取Excel文件时,需要确保安装了readxl包。
  • 使用write.xlsx函数保存数据到Excel文件时,需要确保安装了openxlsx包。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85O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