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霍夫变换拟合直线算法详解:步骤与代码示例
3D 霍夫变换拟合直线算法详解:步骤与代码示例
输入点云数据集 P(3*n),其中 3 代表三维,n 代表点云的个数。本文将详细介绍 3D 霍夫变换拟合直线的算法步骤,并提供 Python 代码示例。
1. 初始化霍夫空间
(1) 遍历点云数据集 P,找到最小和最大的 x、y、z 坐标值,分别记为 xmin、xmax、ymin、ymax、zmin 和 zmax。
(2) 计算点云数据集 P 的范围。范围可以通过计算每个坐标轴的长度来确定,计算出霍夫空间的大小。即:
x 范围:range_x = xmax - xmin y 范围:range_y = ymax - ymin z 范围:range_z = zmax - zmin
(3) 初始化霍夫空间为 0
2. 霍夫空间映射
对于每个点,计算它与其他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然后将这些距离和角度转换为霍夫空间中的坐标。
对于点云数据集中的每个点 (xi, yi, zi),我们计算其与其他点 (xj, yj, zj) 之间的欧氏距离 di,并计算其对应的直线参数 (r, θ, φ)。其中 r 是直线到原点的距离,θ 是直线与 x 轴的夹角,范围是 [0,180°],φ 是直线与 z 轴的夹角,范围是 [0, 360°]。
其中 di = sqrt((xi - xj)^2 + (yi - yj)^2 + (zi - zj)^2) θ = arctan((yi - yj) / (xi - xj)) φ = arccos((zi - zj) / di)
注意,计算角度时要考虑分母为 0 的情况,可以通过判断 (xi - xj) 是否为 0 来避免除以 0 的错误。如果 (xi - xj) 为 0,则直接将 θ 设置为 90° 或 270°。
然后,在霍夫空间中找到对应的点,并将其计数器加 1。
3. 寻找霍夫空间中的峰值
在霍夫空间中,我们遍历所有计数器,找到计数器最大的位置,这个点对应的直线就是我们要拟合的直线。如果有多个峰值,则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将多个峰值点合并成一个。这可以通过计算峰值点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如果多个峰值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某个阈值,则可以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峰值点。这样可以减少检测结果的数量,使结果加简洁和准确。
4. 将直线参数转换为点云坐标系中的参数
找到霍夫空间中的峰值后,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点云坐标系中的参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将 (r, θ, φ) 转换为(a,b,c):
a = r * sin(φ) * cos(θ) b = r * sin(φ) * sin(θ) c = r * cos(φ)
其中,a,b,c 是直线在点云坐标系中的参数。
5. 输出结果
最后,我们输出拟合的直线参数(a,b,c)。在步骤 4 中,点云坐标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定义:
- x 轴:垂直于地面的水平方向
- y 轴:与 x 轴垂直的水平方向
- z 轴: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方向
根据这个定义,直线参数(a,b,c)表示直线在点云坐标系中的方向和位置。
Python 代码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示例点云数据
points = np.array([[1, 2, 3], [2, 4, 5], [3, 6, 7], [4, 8, 9], [5, 10, 11]])
# 1. 初始化霍夫空间
xmin = np.min(points[:, 0])
xmax = np.max(points[:, 0])
ymin = np.min(points[:, 1])
ymax = np.max(points[:, 1])
zmin = np.min(points[:, 2])
zmax = np.max(points[:, 2])
range_x = xmax - xmin
range_y = ymax - ymin
range_z = zmax - zmin
# 初始化霍夫空间
hough_space = np.zeros((int(range_x), int(range_y), int(range_z)))
# 2. 霍夫空间映射
for i in range(len(points)):
for j in range(i + 1, len(points)):
# 计算距离和角度
di = np.sqrt(np.sum((points[i] - points[j])**2))
theta = np.arctan((points[i, 1] - points[j, 1]) / (points[i, 0] - points[j, 0]))
phi = np.arccos((points[i, 2] - points[j, 2]) / di)
# 将距离和角度转换为霍夫空间坐标
x_coord = int(points[i, 0] - xmin)
y_coord = int(points[i, 1] - ymin)
z_coord = int(points[i, 2] - zmin)
# 在霍夫空间中计数
hough_space[x_coord, y_coord, z_coord] += 1
# 3. 寻找峰值
max_index = np.unravel_index(np.argmax(hough_space), hough_space.shape)
# 4. 将直线参数转换为点云坐标系中的参数
r = np.sqrt(np.sum(max_index**2))
theta = np.arctan(max_index[1] / max_index[0])
phi = np.arccos(max_index[2] / r)
a = r * np.sin(phi) * np.cos(theta)
b = r * np.sin(phi) * np.sin(theta)
c = r * np.cos(phi)
# 5. 输出结果
print(f'拟合的直线参数:(a, b, c) = ({a}, {b}, {c})')
说明:
- 以上代码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参数和算法细节。
- 霍夫空间的大小会影响算法的效率和精度,需要根据点云数据的范围进行合理设置。
- 寻找峰值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使用阈值或其他峰值检测算法。
- 直线参数的转换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使用不同的坐标系或参数表示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理解 3D 霍夫变换拟合直线的算法原理和实现步骤。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提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1rC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