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化学中学生必做实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必修化学中学生必做实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实验步骤;
-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引入
老师拿出一瓶未标明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提问学生如何判断其浓度?
- 讲解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介绍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制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实验原理
物质的量浓度C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通常用mol/L表示。其计算公式为:C=n/V,其中n是溶质的物质的量,V是溶液的体积。
- 实验步骤
(1) 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NaOH)固体,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 将溶液转移至容积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用瓶塞塞紧,摇匀,得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氢氧化钠溶液。
- 实验注意事项
(1) 称取固体时不要超量,以免影响溶液的浓度; (2) 加水时要逐渐加入,搅拌均匀; (3) 容积瓶要擦干净,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瓶口。
三、实验结果分析
- 计算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讲解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讲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应用。
四、总结反思
- 总结
对本次实验的操作流程、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 反思
引导学生反思本次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法。
五、课后作业
- 回答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的问题;
- 设计制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的实验步骤;
- 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实验操作情况、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nzl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