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五种 IO 模型详解及原理 - 提升并发性能
Linux 支持以下五种 IO 模型,每种模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 阻塞 IO 模型
阻塞 IO 模型是最简单的一种 IO 模型。当应用程序调用 IO 操作后,内核会一直等待 IO 操作完成并返回结果,期间应用程序会被阻塞,无法进行其他任务。
- 非阻塞 IO 模型
非阻塞 IO 模型是在阻塞 IO 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非阻塞的特性。当应用程序调用 IO 操作后,内核会立即返回结果。如果 IO 操作未完成,则返回一个错误码,应用程序可以继续做其他任务。
- IO 复用模型
IO 复用模型是通过 select、poll、epoll 等系统调用实现的。应用程序将需要 IO 操作的文件描述符注册到 IO 复用函数中,当有 IO 操作完成时,函数会通知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以进行 IO 处理。相比于阻塞 IO 模型和非阻塞 IO 模型,IO 复用模型可以同时处理多个 IO 事件,提高了系统的并发性能。
- 信号驱动 IO 模型
信号驱动 IO 模型是在阻塞 IO 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信号处理机制。应用程序会通过信号处理函数获取 IO 操作完成的通知,然后进行 IO 处理。
- 异步 IO 模型
异步 IO 模型是最复杂的一种 IO 模型。应用程序发起 IO 操作后,内核会立即返回,应用程序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当 IO 操作完成后,内核会通过回调函数通知应用程序进行 IO 处理。
总体来说,阻塞 IO 模型和非阻塞 IO 模型是最基本的 IO 模型,IO 复用模型是在这两种模型的基础上优化而来,而信号驱动 IO 模型和异步 IO 模型则是更高级的 IO 模型,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和响应速度。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noKV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