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救与预防:从学校到个人,掌握科学知识应对灾害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讲解的题目是'地震自救,及时预防'。《淮南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这是古人遭受地震时的真实写照。地震给人们造成了极大危害。
1. 地震带来的危害
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
2. 学校的防震措施
为了让孩子们茁壮成长,学校要及时做好防震对策,主要包括:
一、学校要定期的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
二、学校要普及防震知识,如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三、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3. 自救知识与逃生技巧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在逃生演练上,学生们应学会通过寻找身边的生命三角区,运用科学的自救知识,和危情做斗争。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 不要盲目跳楼,使用电梯等。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和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那么在室内如何逃生?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4. 被埋压后的处理方法
地震发生后,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nd4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