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1935年红军长征中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毛泽东表达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诗中描绘了长征途中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展现了红军的不屈不挠和坚韧不拔的斗志。毛泽东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营造出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使人们深刻感受到长征的艰苦和红军的英勇。

  1. '<浪淘沙·北戴河>'

夏日炎炎何处去,北戴河留连海日生。 海日生,天涯共此时。 天涯共此时,烟涛阔别十年魂。 何处不相逢,何时不重游。 北风如刀,鸟雀不敢飞过。

这首词是毛泽东在1954年游北戴河所写,表达了对北戴河美景和友情的怀念,同时也对政治和国家的关切。词中描绘了北戴河优美的海景和壮丽的日出,同时也表达了对十年来分别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毛泽东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感性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北戴河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执着。

  1.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1958年写的,描绘了北国的冬季景色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诗中表达了对北国风光的喜爱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毛泽东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富有韵律的语言,使人们深刻感受到北国冬季的寒冷和神秘,同时也表现出红色革命家的豪迈和激情。

  1. '<清平乐·其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词是毛泽东在1957年创作的,以诗意和写意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词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清新的气息,以及对美女的赞美和神往。毛泽东运用了简洁明了、富有韵律的语言,使人们深刻感受到美好事物的魅力和诗人的感性情感。

  1.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是毛泽东在1935年创作的,描绘了红军长征中经过的一道险关娄山关。词中表达了对长征艰难险阻的感慨和对红军英勇战斗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豪迈。毛泽东运用了独特的韵律和比喻手法,使人们深刻感受到长征中的艰苦和红军的英勇。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nJ7z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