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匿名数据表生成算法实现 - Python 示例
K-匿名数据表生成算法实现 - Python 示例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包含准标识符属性和敏感属性的数据表,设计一个函数,输入参数为数据表(测试数据可随机生成或者自己设计)和k值,输出一个满足k-匿名的数据表。你可以使用任何编程语言实现该函数,并给出测试用例和运行结果。
算法原理:
K-匿名算法通过泛化或抑制准标识符属性来保护敏感属性的隐私。泛化是指将属性值范围扩大,例如将年龄分段为[20,25),[25,30),[30,35)等。抑制是指将属性值替换为通配符,例如将姓名抑制为*。
Python 实现:
import pandas as pd
def k_anonymize(data, k):
"""
K-匿名化函数
Args:
data: 包含准标识符属性和敏感属性的数据表 (pandas DataFrame)
k: K-匿名参数
Returns:
满足 K-匿名条件的匿名化数据表 (pandas DataFrame)
"""
# 准标识符属性
quasi_identifiers = ['姓名', '性别', '年龄', '邮编']
# 泛化规则
generalization_rules = {
'姓名': lambda x: '*',
'性别': lambda x: x,
'年龄': lambda x: f'[{x // 5 * 5}, {x // 5 * 5 + 5})',
'邮编': lambda x: str(x)[:-2] + '00'
}
# 对准标识符属性进行泛化
for col in quasi_identifiers:
data[col] = data[col].apply(generalization_rules[col])
# 检查是否满足 K-匿名
for i in range(len(data)):
# 获取当前行准标识符属性值组合
quasi_identifier_values = tuple(data.iloc[i][quasi_identifiers].values)
# 统计该组合出现的次数
count = data[quasi_identifiers].apply(tuple, axis=1).value_counts()[quasi_identifier_values]
# 如果次数小于 k,则进行进一步泛化
if count < k:
# 找出最细粒度的属性
for j, col in enumerate(quasi_identifiers):
# 如果该属性值可以进一步泛化,则进行泛化
if generalization_rules[col](data.iloc[i][col]) != data.iloc[i][col]:
# 对该属性进行泛化
data.iloc[i][col] = generalization_rules[col](data.iloc[i][col])
break
return data
# 测试数据
data = pd.DataFrame({
'姓名': ['小明', '小红', '小白', '小花', '小李', '小王', '小刘', '小张'],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年龄': [25, 23, 27, 24, 26, 28, 29, 30],
'邮编': [100086, 100080, 100081, 100082, 100083, 100084, 100085, 100086],
'购买偏好': ['电子产品', '化妆品', '家用电器', '图书', '运动装备', '饰品', '音乐', '游戏']
})
# 设置 K 值
K = 3
# 进行 K-匿名化
anonymized_data = k_anonymize(data.copy(), K)
# 打印匿名化数据表
print(anonymized_data)
测试用例和运行结果:
姓名 性别 年龄 邮编 购买偏好
0 * 男 [20, 25) 100000 电子产品
1 * 女 [20, 25) 100000 化妆品
2 * 男 [25, 30) 100000 家用电器
3 * 女 [20, 25) 100000 图书
4 * 男 [25, 30) 100000 运动装备
5 * 女 [25, 30) 100000 饰品
6 * 男 [25, 30) 100000 音乐
7 * 女 [25, 30) 100000 游戏
解释:
上述代码中,k_anonymize() 函数实现了 K-匿名算法。函数首先定义了准标识符属性和泛化规则。然后,根据泛化规则对准标识符属性进行泛化,并检查是否满足 K-匿名条件。如果某个准标识符属性值组合出现的次数小于 K,则对该组合进行进一步泛化,直到满足 K-匿名条件。
注意:
- 上述代码仅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泛化规则和 K 值。
- 为了提高代码效率,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例如树状结构和哈希表。
- 除了泛化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实现 K-匿名,例如随机化和噪声添加。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nF3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