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操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掌握其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学习数据处理方法,熟悉仪器的核查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的一种分析仪器。气相色谱将混合物分离成单一成分,质谱则对分离出来的单一成分进行质谱分析,获得其质谱图。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以用于食品、环境、药物等领域的分析。

三、实验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 (1) 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确认所有仪器部件是否安装牢固。
    • (2) 检查仪器是否有足够的储氮罐和质谱离子泵油。
    • (3) 检查样品制备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 (4)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样品和标准品。
  2. 仪器开机

    • (1) 打开气源、氢气源、负载气源、以及气瓶阀门。
    • (2) 打开仪器电源,启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3) 打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软件,连接仪器,设置实验参数。
  3. 样品制备

    • (1) 将样品加入进样瓶中。
    • (2) 加入适量的内标。
    • (3) 用溶剂将样品溶解。
    • (4) 过滤样品。
    • (5) 将样品注入GC-MS联用仪中。
  4. 样品分离

    • (1) 设置气相色谱柱的温度程序。
    • (2) 设置气相色谱流量、进样量、进样温度等参数。
    • (3) 开始样品分离。
  5. 质谱分析

    • (1) 设置质谱分析参数。
    • (2) 开始质谱分析。
    • (3) 保存质谱图和数据。
  6. 数据处理

    • (1) 对质谱图进行峰识别。
    • (2) 确定峰的相对含量。
    • (3) 计算峰的面积。
    • (4) 计算相对响应因子。
    • (5) 用内标法计算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时必须佩戴手套和口罩。
  2. 操作前应检查仪器状态和实验所需的设备是否齐备。
  3.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安全和稳定性。
  4. 操作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实验参数。
  5. 操作完毕后应及时关闭气源和气瓶阀门,关闭仪器电源,清理实验台面。

五、数据处理

  1. 峰识别: 根据质谱图中的谱峰,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
  2. 相对含量: 利用质谱图中的谱峰的面积或高度,计算出不同成分的相对含量。
  3. 峰面积: 用积分仪器或手动积分的方法,计算出质谱图中各峰的面积。
  4. 相对响应因子: 根据标准品和样品的响应因子,计算出样品中各成分的相对响应因子。
  5. 内标法计算目标化合物含量: 根据内标法,计算出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六、实验结果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操作,得到了样品的质谱图,并进行了数据处理,计算出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熟悉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学习了数据处理方法。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 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nEPY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