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环状脂肽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已有大量文献表明芽孢杆菌具有丰富的来源和品种,可产生广泛的'环状脂肽'。更重要的是,不同芽孢杆菌产生的'环状脂肽'种类、数量和活性差异较大。模式菌株B. amyloliquefaciens FZB42能够合成三种'环状脂肽',包括巴氏杆菌素D、表面活性素和风菌素。杨等人(Yang, 2017)通过同源重组敲除了其中任意两个操纵子,构建了三个单一产生菌株。抗真菌试验表明,巴氏杆菌素D或风菌素单一产生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略低于母菌株。相反,表面活性素单一产生菌株完全失去了抗真菌活性。B. subtilis ATCC55079是一株野生菌株,能产生iturin和表面活性素。金等人(Kim et al., 2017)破坏了表面活性素生物合成基因,获得了一个iturin单一产生菌株,对F. oxysporum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原始的共同产生菌株。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敲除或破坏两种'环状脂肽'中的合成基因团,并判断剩余一种的主要生物活性。事实上,直接证明每种'环状脂肽'的抗菌或抗真菌生物活性并不容易。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nEG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