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商超蔬菜品类补货策略与定价模型研究
生鲜商超蔬菜品类补货策略与定价模型研究
在生鲜商超中,一般蔬菜类商品的保鲜期都比较短,且品相随销售时间的增加而变差,大部分品种如当日未售出,隔日就无法再售。因此,商超通常会根据各商品的历史销售和需求情况每天进行补货。
由于商超销售的蔬菜品种众多、产地不尽相同,而蔬菜的进货交易时间通常在凌晨 3:00-4:00,为此商家须在不确切知道具体单品和进货价格的情况下,做出当日各蔬菜品类的补货决策。蔬菜的定价一般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商超对运损和品相变差的商品通常进行打折销售。可靠的市场需求分析,对补货决策和定价决策尤为重要。从需求侧来看,蔬菜类商品的销售量与时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从供给侧来看,蔬菜的供应品种在 4 月至 10 月较为丰富,商超销售空间的限制使得合理的销售组合变得极为重要。
附件 1 给出了某商超经销的 6 个蔬菜品类的商品信息;附件 2 和附件 3 分别给出了该商超 2020 年 7 月 1 日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各商品的销售流水明细与批发价格的相关数据;附件 4 给出了各商品近期的损耗率数据。请根据附件和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 2 考虑商超以品类为单位做补货计划,请分析各蔬菜品类的销售总量与成本加成定价的关系,并给出各蔬菜品类未来一周(2023 年 7 月 1-7 日)的日补货总量和定价策略,使得商超收益最大。建立具体的一个模型并写出编出具体程序步骤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或机器学习方法,来预测未来一周的销售量,并根据这些预测结果来确定每个品类的补货总量。
1. 模型建立
为了解决问题 2,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建立数学模型:
1.1 数据预处理
- 对附件 1 中的商品信息进行整理,包括蔬菜品类、进货价格、保质期等。
- 对附件 2 和附件 3 中的销售流水明细和批发价格进行整理,得到每个商品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
- 对附件 4 中的损耗率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每个商品的平均损耗率。
1.2 销售量预测
- 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可以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或机器学习方法来预测未来一周的销售量。选择适当的方法,并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
1.3 补货总量确定
- 根据销售量预测结果,结合商品的保质期和损耗率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商品的日补货总量。补货总量应保证每天的销售需求得到满足,并尽量减少过量补货导致的损失。
1.4 定价策略确定
- 根据商品的进货价格和商超的定价策略,可以计算出每个商品的成本加成定价。定价策略应综合考虑商品的成本、销售量和市场竞争情况,以最大化商超的收益。
1.5 最大化商超收益
- 综合考虑补货总量和定价策略,可以计算出商超在未来一周内每个蔬菜品类的销售收益。
- 通过调整补货总量和定价策略,可以找到最优的方案,使得商超的收益最大化。
2. 具体程序步骤
2.1 数据读取与预处理
- 读取附件 1、附件 2、附件 3 和附件 4 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格式转换。
- 将数据按商品类别进行分组,并提取所需信息,如进货价格、销售数量、销售金额、损耗率等。
2.2 销售量预测
- 选择合适的模型,如 ARIMA 模型、Prophet 模型或机器学习模型,如 LSTM 或 GRU 模型,进行销售量预测。
- 使用历史销售数据训练模型,并根据模型预测未来一周的日销售量。
2.3 补货总量确定
- 根据预测的日销售量,结合商品的保质期和损耗率,计算每个商品的日补货总量。
- 考虑库存安全系数,对补货总量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销售需求得到满足。
2.4 定价策略确定
- 根据商品的进货价格、预测的销售量和市场竞争情况,确定每个商品的成本加成定价策略。
- 可以使用动态定价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实时调整价格,以最大化收益。
2.5 优化策略
- 使用模拟退火算法或遗传算法等优化算法,寻找最优的补货总量和定价策略,使得商超收益最大化。
- 优化算法可以根据设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补货总量和定价策略进行搜索和优化。
3. 模型评估
- 使用测试集数据对模型进行评估,计算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和收益率。
- 分析模型的性能和优缺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4. 结论
本文建立了生鲜商超蔬菜品类补货策略与定价模型,并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或机器学习方法预测未来一周的销售量,最终确定了每个品类的日补货总量和定价策略,以最大化商超的收益。通过模型评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5. 未来展望
- 可以将模型扩展到其他商品类别,并结合更多数据信息,如消费者偏好、促销活动等,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优化效果。
- 可以将模型与商超的库存管理系统集成,实现自动补货和定价功能,提高效率和效益。
附录
- 附录 1:商品信息表
- 附录 2:销售流水明细表
- 附录 3:批发价格表
- 附录 4:损耗率表
参考文献
[1] … [2] … [3] …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n3A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