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实验中,我们探究了分析pH值、细胞负载、光照、有机物等影响因素对固定化微藻对Cu2+的去除的影响,明确了固定化微藻处理养殖废水中Cu2+时最适合的条件。同时,我们通过对固定化微藻去除Cu2+的性能进行测定,解析了固定化微藻去除Cu2+的动力学热力学方程,并且利用红外光谱分析鉴定微藻体-金属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性质和微藻的基团变化,进而揭示了固定化微藻对Cu2+的去除机理。

实验中,我们首先对不同pH值下固定化微藻对Cu2+的去除效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pH为6-8之间,固定化微藻对Cu2+的去除效率最高,其原因是在这个范围内微藻的生长和代谢都比较活跃,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去除Cu2+。

接着,我们研究了细胞负载对固定化微藻对Cu2+的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细胞负载量较低时,微藻的去除效率也较低,但当细胞负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微藻的去除效率会逐渐提高。这是由于微藻的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当细胞负载量过低时,微藻的生长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了微藻对Cu2+的去除效果。

在光照条件下,微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固定化微藻对Cu2+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微藻的生长和代谢更为活跃,因此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去除Cu2+。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有机物对固定化微藻对Cu2+的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机物的存在会影响微藻对Cu2+的去除效率。这是因为有机物会竞争吸附位点,降低微藻对Cu2+的吸附能力。

通过对固定化微藻去除Cu2+的性能进行测定,我们还得到了微藻去除Cu2+的动力学热力学方程。此外,我们还利用红外光谱分析鉴定微藻体-金属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性质和微藻的基团变化,揭示了固定化微藻对Cu2+的去除机理。具体来说,微藻通过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和微生物表面黏附物等物质与Cu2+发生吸附作用,从而将其去除。

总之,本次实验通过对分析pH值、细胞负载、光照、有机物等影响因素对固定化微藻对Cu2+的去除的影响进行研究,明确了固定化微藻处理养殖废水中Cu2+时最适合的条件。同时,通过对固定化微藻去除Cu2+的性能进行测定,解析了固定化微藻去除Cu2+的动力学热力学方程,并且利用红外光谱分析鉴定微藻体-金属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性质和微藻的基团变化,进而揭示了固定化微藻对Cu2+的去除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微藻处理养殖废水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固定化微藻去除养殖废水中Cu2+的最佳条件及机理研究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mSn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