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本分类模型比较分析:关键词抽取公式的有效性研究
本文对多种中文文本分类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研究了关键词抽取公式对模型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模型在准确率P、召回率R和综合评价指标F方面的表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模型6是本文提出的关键词抽取公式计算得到的词语综合权值的最佳模型,其在准确率、召回率和综合评价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对比模型。这说明,我们所提出的公式能够融合文本词语的多种特征,具有出色的关键词抽取能力。
模型1采用了经典的TF-IDF算法,结果显示其在准确率方面表现一般,而召回率相对于其他模型最低。这表明单纯以'词频'做衡量标准不够全面,有时重要的词汇可能出现的次数不多。
模型2至5都是在本课题的综合公式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改动。结果表明,模型2的综合评价指标仅次于模型6,召回率排名第一,这表明词语的位置特征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它会对关键词抽取产生不利影响。但与此同时,相比于其他文本词汇特征,词语的位置特征对于关键词抽取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
模型3的准确率排名第二,仅次于模型6,这表明虽然模型3缺少了词汇的长度特征,但其抽取结果较为准确。在综合公式中加入该特征会对抽取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模型4在所有模型中抽取效果排名中等,这表明缺少标题特征对关键词的抽取效果影响较大。一个文章的标题能够较好地反应文章的中心主旨,因此标题特征是综合公式中不可或缺的。
模型5是在本课题的综合公式基础上缺少了词语度指标。其在所有模型中综合评价指标最低,这表明词语跨度对文本词汇的关键程度产生较大影响。在物流文本中,如果同一个词在文章的首尾都出现了,那么它对文章的关键性就会极大地作证。缺少词语跨度会导致对抽取结果的影响比较大。
总体而言,本文提出的关键词抽取公式能够有效地融合文本词语的多种特征,显著提升关键词抽取能力。这对于中文文本分类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m75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