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的演变及“和合”文化的根源
自古以来,夏、商、周三代秉持‘以礼统法’的理念,法律与道德处于同一时期并存的状态。战国、秦朝时期,法家倡导‘源法而治’,标志着道德与法律的分离。两汉时期,‘援礼入法’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则以‘礼法结合’为主要理念。隋唐时期,‘礼法合一’得以全面实践。自此,中国的法律与道德进入‘和合’时期,并延续至明清,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传统道德以伦理为基础,是一种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规范体系。伦理法则则是道德与法律的结合。伦理道德从血缘关系的核心延伸到家庭,以亲情为基础,进而衍生出君臣、父子、长幼、朋友等伦理观念。这些观念构成基本的人生信条和行为规范,也是‘和合’文化的核心所在。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m65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