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使用Request库爬取有道翻译并实现翻译功能
使用Request库爬取有道翻译并实现翻译功能
以下代码展示了使用Python中的Request库爬取有道翻译API,并实现模仿有道翻译功能的函数。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def youdao_translate(text):
'使用有道翻译API进行翻译,返回翻译结果'
'param text: 待翻译文本'
'return: 翻译结果'
url = 'http://fanyi.youdao.com/translate?smartresult=dict&smartresult=rule'
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
data = {
'i': text,
'from': 'AUTO',
'to': 'AUTO',
'smartresult': 'dict',
'client': 'fanyideskweb',
'salt': '16250777128753',
'sign': 'ef2d2fddc7940d5fa0f5ca7f1b456d19',
'lts': '1625077712875',
'bv': '51221f6c1d7aa35b2d77b7f2d2c2e7d0',
'doctype': 'json',
'version': '2.1',
'keyfrom': 'fanyi.web',
'action': 'FY_BY_CLICKBUTTION'
}
response = requests.post(url, headers=headers, data=data)
result = json.loads(response.text)
return result['translateResult'][0][0]['tgt']
使用方法
print(youdao_translate('hello world'))
输出
你好世界
解释:
- 导入库: 导入
requests库用于发送HTTP请求,以及json库用于解析JSON数据。 - 定义函数: 定义名为
youdao_translate的函数,接收待翻译文本text作为参数。 - 设置URL和请求头: 设定有道翻译API的URL以及请求头,其中
User-Agent用于模拟浏览器访问。 - 构造请求数据: 创建字典
data,包含翻译文本、源语言、目标语言、以及其他参数,如salt、sign、lts等,用于保证请求有效性。 - 发送请求: 使用
requests.post方法发送POST请求,并将URL、请求头和请求数据作为参数传入。 - 解析响应数据: 将响应内容解析成JSON格式,并获取翻译结果,即
translateResult字典中第一个元素的第一个元素的tgt属性值。 - 返回翻译结果: 返回解析后的翻译结果。
- 调用函数: 使用
print(youdao_translate('hello world'))调用函数并打印翻译结果。
注意: 有道翻译API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代码失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代码优化建议:
- 将URL和请求头信息提取到常量中,提高代码可读性和维护性。
- 使用
try...except块处理网络请求异常,保证代码的健壮性。 - 针对不同的语言组合,调整
from和to参数值。 - 可以添加其他功能,例如多语言翻译、文本格式化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利用Python的Request库轻松实现对有道翻译API的爬取和翻译功能。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m4l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