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主体构成及参与方式优化建议
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首先,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构成不够科学,存在着明显的排他性。由于居民群体构成缺乏合理性,导致部分居民在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缺乏参与度,而另一些居民则过度参与,形成一种“少数人说了算”的局面。这种排他性阻碍了社区治理的民主化和参与度,不利于形成共识,最终影响社区治理的效率。
其次,居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参与社会事务和管理方面,而非参政形式的居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较小。社区中,大部分居民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参与志愿服务等方面。而对于非参政形式的社区活动,如组织长者休闲活动、社区运动竞赛等,参与者多为中老年、无业或学生群体,少数为社会上的精英群体。虽然这类活动能够促进社区的活力,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相对有限。由于参与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事务参与意识,这类活动往往缺乏深度和影响力,难以真正推动社区发展。
以B区为例,该地区的市民以中老年、无业及学生等群体为主体,其中少数为社会上的精英群体。尽管他们参与了社区活动,但其参与形式多为非政治性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不大。他们缺乏一双能看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眼睛”,无法有效地推动社区的良性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构建科学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主体。 需要打破现有的排他性,鼓励更多不同群体、不同身份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例如,可以设立社区议事会,吸纳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参与讨论和决策,形成多元化的主体构成。
-
鼓励更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 可以通过设立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开展社区自治培训等方式,鼓励更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同时,要加强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引导和培训,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
加强社区的非参政形式的活动。 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社区凝聚力。例如,可以举办社区文艺演出、社区运动会、社区读书会等活动,吸引更多居民参与,提升社区的整体活力。
-
寻找具备问题识别能力的人才。 社区需要寻找一些具备问题识别能力、善于发现社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人才,协助社区治理,为社区的发展提供支持。例如,可以聘请专业人士担任社区顾问,为社区发展提供专业意见和指导。
总之,要实现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居民参与主体,鼓励更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加强社区的非参政形式的活动,同时需要寻找一些具备问题识别能力的人才,为社区发展提供支持。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共同实施,才能真正实现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lXjW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