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量首次负增长:出生率下降和城镇化是主因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对儿童成长和家庭生活的重要支持。然而,近日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一年减少了5000多所,这是自2008年以来全国幼儿园数量首次负增长。同时,在园幼儿人数也从2021年的4805.21万人下降到2022年的4627.55万人。这一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又说明了什么?
首先,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近年来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 年,中国人口出现自 1961 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减少 85 万人,出生率也从 2021 年的每千人 7.52 人降至 6.77 人,创历史最低水平。这与1980年代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有关。虽然当局在2021 年提出三孩政策,并鼓励生育,但托儿和教育成本高、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等因素,令一些家长感到担忧。由于入园学生较少,在园幼儿数量随之减少。
其次,城镇化进程也对幼儿园数量产生影响。随着居民向更多城市转移,农村幼儿园的数量正在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减少。据报道,在当前运营的幼儿园中,有不少幼儿园受生源影响办学规模也在缩小。从区域来看,2019年、2020年出生人口比较少的地方受影响比较大;从城乡来看,农村、小城市的幼儿园受影响比较大。
那么,在这样一个形势下,如何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呢?一方面,在政策层面需要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建设和补贴力度;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空间提高师资质量和师幼比例,并为2至3岁幼童提供托育服务。
总之,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间,'十四五'期间我国学前教育将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满足需求、促进公平、保障安全等措施才能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和重视学前教育,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良好的学前教育。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lQho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