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中点Bresenham算法实现直线绘制
C++ 中点Bresenham算法实现直线绘制
中点Bresenham算法是一种经典的直线绘制算法,它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和精度绘制直线。本文将介绍使用 C++ 实现该算法的代码,并提供简化后的代码版本。
完整代码
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Mid_Bresenham(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
// 定义变量
int D; // 判定变量
int dx,dy; // x、y方向的增量
int x,y; // 当前像素点的坐标
// 计算增量和初始坐标
dx=X1-X0;
dy=Y1-Y0;
x=X0;
y=Y0;
// 判断斜率
if(dx>dy) // 斜率小于1
{
D=dx-2*dy; // 初始化判定变量
while (x<=X1) // 沿x轴方向画点
{
DrawPixel(x,y); // 画像素点
if(D<0) // 判定
{
y=y+1; // y坐标加1
D=D+x*dx-2*dy; // 更新判定变量
}
else
{
D=D-2*dy; // 更新判定变量
}
x++; // x坐标加1
}
}
else // 斜率大于等于1
{
D=dy-2*dx; // 初始化判定变量
while(y<=Y1) // 沿y轴方向画点
{
DrawPixel(x,y); // 画像素点
if(D<0) // 判定
{
x++; // x坐标加1
D=D+2*dy-2*dx; // 更新判定变量
}
else
{
D=D-2*dx; // 更新判定变量
}
y++; // y坐标加1
}
}
}
简化代码
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效率,我们可以对上述代码进行简化:
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Mid_Bresenham(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
int D, dx = X1 - X0, dy = Y1 - Y0, x = X0, y = Y0;
if (dx > dy) {
D = dx - 2 * dy;
while (x <= X1) {
DrawPixel(x, y);
D += D < 0 ? x++ * dx - 2 * dy : -2 * dy;
y += D < 0 ? 1 : 0;
}
} else {
D = dy - 2 * dx;
while (y <= Y1) {
DrawPixel(x, y);
D += D < 0 ? 2 * dy - 2 * dx : -2 * dx;
x += D < 0 ? 1 : 0;
y++;
}
}
}
代码解析
- 初始化变量:首先定义了判定变量
D,以及x、y方向的增量dx、dy,以及初始像素点的坐标x、y。 - 判断斜率:根据
dx和dy的大小判断直线的斜率,并分别进行处理。 - 循环绘制像素点:在循环中,根据
D的值进行判定,确定下一个像素点的坐标,并调用DrawPixel()函数绘制像素点。 - 更新判定变量:每次绘制一个像素点后,需要更新
D的值,以确定下一个像素点的坐标。
总结
中点Bresenham算法是绘制直线的常用算法,它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和精度绘制直线。本文介绍了使用 C++ 实现该算法的代码,并提供了简化后的代码版本,方便开发者理解和应用。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lLAc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