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算法详解:Python实现及效率分析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列表,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它们的位置,直到列表排序完成。它的名称由来是因为在排序过程中,较小的元素会经过交换'冒泡'到列表的顶部。
以下是冒泡排序的实现代码(Python版本):
def bubble_sort(arr):
n = len(arr)
# 遍历所有数组元素
for i in range(n):
# 最后i个元素已经有序,不需要再比较
for j in range(0, n-i-1):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if arr[j] > arr[j+1]:
arr[j], arr[j+1] = arr[j+1], arr[j]
# 测试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bubble_sort(arr)
print('排序后的数组:')
for i in range(len(arr)):
print('%d' %arr[i])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两层循环来遍历所有的数组元素。外层循环用于控制需要比较的元素个数,内层循环则用于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它们的位置。当两个元素的大小关系需要交换时,我们使用Python语言提供的交换语法 arr[i], arr[j] = arr[j], arr[i] 来实现。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空间复杂度为 $O(1)$。虽然冒泡排序的性能较差,但由于其实现简单,适用于小规模数据的排序。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lFd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