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起源:从侏罗纪恐龙到现代鸟类
大约距今 1.5 亿年的侏罗纪中期,开始出现原始鸟类。较一致的看法是鸟类的直接祖先是一种小型恐龙,认为由假鳄类演化为恐龙中的虚骨龙类,然后再进一步演化为始祖鸟,而演变为新鸟类。
始祖鸟具有羽毛,后足对趾型,腕掌骨和跗跖骨愈合,骨盘结构、锁骨、喙部、下颌关节方式以及眼等许多特征与鸟类相似。以前认为,始祖鸟是侏罗纪发现的鸟类,2004 年时被认为是一种恐龙。始祖鸟被认为是爬行动物与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
始祖鸟具槽生齿,有具尾椎的长尾;脊椎双凹型;前翅掌指骨游离并具爪;脑、胸骨、肋骨及后肢等特征又与爬行类接近。
鸟类是从爬行动物分化出来的一个旁支。鸟类的脑和神经系统发达,心脏分隔完全,是恒温的脊椎动物。从变温的爬行动物转化为恒温的鸟类,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体温相对稳定,不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增强了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地理分布范围。
鸟类最早的化石代表是德国晚侏罗世的始祖鸟 (Ar-chaeopteryx),它是由爬行动物向鸟类过渡的中间类型,是鸟类的最早代表。
此外,1986 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一新的鸟化石,命名为 Protoavis,意为'原始的鸟'。其时代为三叠纪,比始祖鸟早,但比始祖鸟更接近现代鸟类。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lDBQ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