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科学性、可靠性和确定性
调查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科学性、可靠性和确定性
调查研究是获取信息、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调查研究的原则
- 科学性原则: 调查研究必须具备科学性,即必须符合科学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客观性与真实性原则: 调查研究必须具备客观性和真实性,即所调查的数据和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能存在故意造假、隐瞒等行为。
- 综合性原则: 调查研究必须具备综合性,即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和多个角度,尽可能全面地反映问题的本质和实质。
- 时效性原则: 调查研究必须具备时效性,即要及时反映和解决问题,不能因拖延时间而导致问题加剧或无法解决。
调查研究的方法
- 问卷调查法: 通过制定一系列调查问题,发放给被调查对象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
- 访谈法: 采用一对一或小组交流的方式,向被调查对象直接提问,通过交流来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
- 实地调查法: 通过到实际的研究现场进行调查,如考察工厂、田野、社区等,从而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
- 观察法: 对被调查对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以了解其行为、态度、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
- 实验法: 通过操纵自变量和控制其他变量,来研究因果关系和发现规律。
可靠性 vs 确定性
在调查研究中,可靠性和确定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可靠性是指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在相同的条件下,研究结果应该是相同的或者非常接近的。
- 确定性则是指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可信度,即研究结果应该是真实的、准确的、可靠的。
可靠性和确定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完全一致。一份研究结果可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并不一定具有很高的确定性。例如,一份问卷调查的结果可能在多次重复测试中都非常稳定,但由于被调查者可能存在回答不真实的情况,因此结果可能并不一定准确。
因此,在调查研究中,既要注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要注重研究结果的确定性。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确定性,研究者需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同时还需要注意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k6eF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