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代码是用来生成盐水的电导率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定义电导率列表和浓度列表,用于建立电导率和浓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2. 创建一个空字典 'saline_real_dict',用于存储每个频率下每个浓度的盐水的实部。

  3. 对于每个频率,依次遍历每个浓度,筛选出该频率下对应浓度的盐水样本,并计算其实部的平均值。将每个浓度对应的实部平均值打包为一个子列表,并将该子列表添加到 'saline_real_dict' 中。

  4. 对于单个频率,将实部列表作为 x 轴,电导率列表作为 y 轴,使用 'np.interp' 方法,根据实部值计算出对应的电导率。将计算出的电导率添加到 'self.df["conductivity"]' 中。

具体代码解释如下:

第1行:定义了一个名为 'generate_conductivity' 的方法,该方法属于某个类,并且可以访问该类的属性和方法。

第3行:定义了一个电导率列表 'conductivity_list',其中包含了6个电导率值。

第4行:定义了一个浓度列表 'concentration_list',其中包含了6个浓度值。

第5行:创建一个空字典 'saline_real_dict',用于存储每个频率下每个浓度的盐水的实部。

第7行:对于每个频率,依次遍历每个浓度。

第9行:构造一个字符串 'saline_concentration',用于表示当前浓度对应的盐水的名称。

第10行:使用逻辑运算符 '*', 将两个条件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一个布尔数组。其中第一个条件是判断 'frequency' 列是否等于当前频率,第二个条件是判断 'name' 列是否等于当前浓度对应的盐水名称。

第11行:使用布尔数组对数据框进行筛选,得到一个新的数据框 'filted_df',该数据框包含了当前频率下当前浓度对应的盐水样本。

第12行:使用 'np.mean' 方法,计算出 'filted_df["R"]' 列的平均值,得到当前浓度对应的盐水的实部平均值。

第13行:将当前浓度对应的实部平均值添加到一个子列表 'one_freq_saline_real_list' 中。

第15行:将子列表 'one_freq_saline_real_list' 添加到字典 'saline_real_dict' 中,该子列表包含了当前频率下每个浓度对应的实部平均值。

第17行:使用逻辑运算符 '*', 将两个条件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一个布尔数组。其中第一个条件是判断 'frequency' 列是否等于当前频率,第二个条件是判断 'name' 列是否等于当前浓度对应的盐水名称。

第18行:使用 'np.interp' 方法,根据实部值计算出对应的电导率。其中,'self.df["R"]' 表示数据框中 'R' 列的所有值,'one_freq_saline_real_list[::-1]' 表示当前频率下每个浓度对应的实部平均值的倒序列表,'conductivity_list[::-1]' 表示电导率列表的倒序列表。

第19行:将计算出的电导率添加到 'self.df["conductivity"]' 列中。

盐水电导率生成算法:基于实部插值的方法

原文地址: http://www.cveoy.top/t/topic/juqh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