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代码是 MSP430 单片机中断服务程序的一部分,用于处理 UART(串口)接收数据的中断。程序首先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前导字'的判断,如果'前导字'正确,则进入正文的接收流程,按照协议规定的数据格式依次接收数据。当接收完整个数据包后,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数据包接收正确,则调用其他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和响应上位机命令。

代码解释如下:

  1. 前导字校验:
  • 程序首先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符合预定义的'前导字'序列,例如 0x55, 0xFD, 0xAA。
  •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不符合'前导字'序列,则程序会重置相关变量,并返回。
  1. 数据包解析:
  • 一旦'前导字'校验通过,程序开始解析数据包。
  • 程序会根据协议定义的格式依次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指定的变量中。
  • 程序会根据接收的数据类型(例如长度、命令码、数据等)进行不同的处理。
  1. 校验码验证:
  • 接收完数据包后,程序会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计算校验码。
  • 程序将计算出的校验码与接收到的校验码进行比较。
  • 如果校验码一致,则表示数据包接收成功。
  • 如果校验码不一致,则表示数据包接收失败,程序会设置相应的错误标志。
  1. 数据处理:
  • 如果数据包接收成功,程序会调用其他函数进行数据处理,例如:
    • 将接收到的数据保存到指定的存储位置。
    • 根据接收到的命令码执行相应的操作。
    • 向上位机发送响应信息。

代码中的'switch'语句根据不同的'前导字'进行相应的处理,'case'语句中的代码对应着不同的数据包解析和处理逻辑。程序中使用了多个变量来记录数据包解析的状态和结果,例如 DTU_Pre_Received, DTU_Pre_Num, DTU_Rx_Data_Count, DTU_Rx_Data_Buffer, DTU_Receive_CMD_Count, DTU_Receive_CheckCode, DTU_Check_Result, DTU_Communication_Error 等。

代码中还包含一些与硬件相关的操作,例如 _EINT() 函数用于开启中断嵌套,asm("nop") 用于添加 NOP 指令延迟。

这段代码是一个典型的 UART 数据接收处理程序,用于实现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程序中使用了良好的结构化编程风格,代码易读易懂,并包含了必要的注释。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jkG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