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能观察到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及沉淀的现象包括:

  • 煮蛋白(如蛋清)时,观察到蛋白质从透明变为白色凝块,即蛋白质凝固;
  • 牛奶变酸后,蛋白质发生变性和沉淀,观察到牛奶变稠变块状;
  • 高温烹调食物时,肉类、鱼类等蛋白质会发生变性,观察到食物变得更坚硬、口感变化。

判定蛋白质发生变性、凝固及沉淀的方式主要有:

  • 观察外观变化:观察样品的物理状态、颜色和形状变化,如从液体变为凝胶状或沉淀等;
  • 热凝固试验:加热样品,观察样品的凝固情况;
  • 离心沉淀试验:将样品离心,观察沉淀的形成情况;
  • 紫外吸收光谱:通过测量蛋白质在紫外波段的吸收情况来判断变性和沉淀。

2、蛋白质变性后仍然保留部分营养价值,但部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导致营养价值的损失。蛋白质变性后,其消化和吸收效率可能会降低,因此变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相对较低。

3、在蛋白质等电点测定中,通常会使用3种浓度的醋酸溶液,分别为0.1 M、0.01 M和0.001 M的醋酸溶液。这些浓度的醋酸溶液用于调节样品的pH值,以确定蛋白质的等电点。

4、在乙醇引起的变性与沉淀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透明度变化来判断试管内的溶液是否已被中和。当乙醇的加入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溶液会变得浑浊或出现沉淀,这时可以认为溶液已被中和。

生活中能观察到哪些现象属于蛋白质变性、凝固及沉淀?有哪些方式可以判定蛋白质发生变性、凝固及沉淀?2、蛋白质变性后还有营养吗?3、蛋白质等电点测定中我们将要用到几种浓度的醋酸溶液?4、乙醇引起的变性与沉淀实验中如何判断试管内的溶液已被中和?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jevf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

免费AI点我,无需注册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