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 createTrackbar 函数详解:创建滑动条调节图像参数
createTrackbar 函数是 OpenCV 图像处理库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滑动条,可以通过滑动条的位置来调整某个参数的值,从而实现对图像的处理。
具体来说,createTrackbar 函数的定义如下:
int createTrackbar(const String& trackbarname, const String& winname, int* value, int count, TrackbarCallback onChange = 0, void* userdata = 0)
其中,参数含义如下:
- 'trackbarname':滑动条的名称。
- 'winname':包含滑动条的窗口的名称。
- 'value':指向存储滑动条当前值的变量的指针。
- 'count':滑动条的最大值。
- 'onChange':回调函数,当滑动条的值发生变化时调用。
- 'userdata':用户数据,可以传递给回调函数。
在调用 createTrackbar 函数之后,会在指定的窗口中创建一个滑动条,并将其绑定到指定的变量上。当用户拖动滑动条时,变量的值会随之改变,从而实现对图像处理参数的实时调整。同时,如果指定了回调函数,每次滑动条的值发生变化时,该函数都会被调用,可以在该函数中实现对图像的处理。
例如,下面的代码创建了一个名为'Threshold'的滑动条,用于调整图像二值化的阈值: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using namespace cv;
int main()
{
Mat img = imread("test.jpg");
namedWindow("Image");
imshow("Image", img);
int threshold_value = 128;
createTrackbar("Threshold", "Image", &threshold_value, 255);
while (true)
{
Mat gray;
cvtColor(img, gray, COLOR_BGR2GRAY);
Mat binary;
threshold(gray, binary, threshold_value, 255, THRESH_BINARY);
imshow("Binary", binary);
if (waitKey(10) == 27)
break;
}
return 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Threshold'的滑动条,并将其绑定到变量threshold_value上。每次滑动条的值发生变化时,程序会重新计算二值化阈值,并显示二值化后的图像。通过调整滑动条的位置,我们可以实时地观察不同阈值下的二值化效果。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j8vw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